•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西藏新闻 正文
“开耕掘福,金银满仓”山南市乃东区“牛气”开耕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6日 18:26    浏览:

1.JPG

图为春光如约抵达山谷。

三月的新柳风中俏,田畴的木犁待人摇。

3月16日,西藏各地迎来开耕节。素有“雅砻粮仓”之称的山南市乃东区也在这一天春犁破土,“牛气”开耕。

由山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乃东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开耕掘福,金银满仓”活动在多颇章乡索朗村正式开耕。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最传统的耕牛开耕仪式,传承千年的藏源农耕文化。

2.JPG

图为老阿爸为开耕做最后的准备。

3.JPG

图为神气的五彩耕牛。

来自北京、乌鲁木齐、重庆、成都的游客来到现场,与当地村民一起,全程体验了春光无限、仪式感满满的开耕活动。

吉时耕牛开耕

当天上午,乃东区多颇章乡村民盛装以待,手捧哈达,高举青稞美酒,踩着欢快的舞步来到田间地头。

开耕之前,村民与游客一起,吃切玛、敬青稞酒、煨桑、献哈达,每一步都是在向春天报道,都寄托着丰收的希望。

10点钟,日上东山,到了吉时,盛装打扮的五彩耕牛被村民牵入场地,耕牛迈出的第一步,宣告着开耕节的正式开始。

4.JPG

图为开耕节上跃跃欲试的儿童。

5.JPG

图为摄影师在现场拍摄。

身着节日盛装的藏族同胞,男女搭档,两人一组。男人在前,把木犁架在两头被精心打扮的五彩耕牛身上,一只手执鞭催其向前,一只手扶犁保持平衡。

在牛、犁、人三位一体的前进中,地表下的新土被深翻上来,接受春天的洗礼。

女人紧随其后,不时从谷盆中抓出五色谷物,撒入土中。

6.JPG

图为游客(左)扮上藏装,为村民献上自己亲手装的切玛盒。

7.JPG

图为开耕了,村民绕圈耕作。

就这样,一组又一组人接续向前,围绕田畴进行着一圈又一圈充满仪式感的耕种。

男耕女种、人畜协同,在春回大地的时节里经营土地、播洒希望,这种古老的劳作方式,恰恰是人与时节、人与土地的默契。

开耕后,耕牛退场,现场所有村民围在一起,手拿糌粑,高唱祝词,一起把糌粑洒向天空,表达对土地的感恩,对丰收的期盼。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拖拉机取代了牦牛,耕地机取代了木犁,播种机取代了撒种,耕作方式在改变,但人与时节、人与土地的信约始终未变。

开耕仪式结束后,现场村民跳起了果谐,还举行了打牛角、过林卡等传统藏族活动,现成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8.JPG

图为二牛抬杠、男人掌犁、女人撒谷,最传统、最典型的开耕方式。

9.JPG

图为妇女将五彩谷物洒向田地,向春天祈福。

游客带回藏源祝福

多颇章乡的传统开耕节吸引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专程造访。

来自北京、乌鲁木齐、重庆、成都的游客,提前一天就到达多颇章乡,住在村民家中,参与了整个开耕节的筹备:为耕牛穿上盛装、准备自己的切玛盒,与所有村民一起排演锅庄,体验着原汁原味的藏族开耕文化。

来自重庆的游客罗苗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西藏了,但是这次是真正走到藏家中,感受藏族文化。罗苗说:“以前来西藏,都是和普通游客一样,到各个景点匆匆打卡,旅游只限于观光。这次的西藏之旅正好赶上开耕节,让我感受到了别具一格的西藏文化魅力。藏族同胞们都很热情,每顿都给我们炖牛肉、做羊排,味道特别好,我还要把自己带的重庆特产送给他们。”

10.JPG

图为村民相互敬献自家酿的青稞酒。

11.JPG

图为男子在准备仪式后的游戏——“打牛角”。

据了解,为了更好推广西藏文化,宣传乃东文化旅游特色,本次“开耕掘福,金银满仓”活动通过在网上进行筛选,为100名区外游客“承包”了一片青稞田,将在今年秋收时节,将这片土地收获的青稞赠予这100名区外游客。

12.JPG

图为村民跳起欢快的锅庄。

活动相关负责人唐颖琳说,山南市乃东区是藏文化的泉涌之地,选择用耕牛开耕,就是想让各地的朋友们感受到千年传承的西藏文化,做深文化旅游,让古老文明焕发新的生机。

开耕节之后,又一年播种、耕耘、丰收的轮回,将在西藏正式开启。

责任编辑:罗宗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