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青藏公路,犹如一条黑色的丝带,穿过高耸入云的雪山,冷清荒芜的戈壁、圣洁无瑕的湖泊、辽阔沉静的草原,从西宁直抵拉萨。
旺杰次仁曾无数次驱车行走其间,也曾听闻无数关于先辈修筑这条天路的光辉业绩与巨大牺牲。作为一名西藏交通人,他想得更多的是,能为这条路再做些什么?
2018年春天,实现梦想的机会交到了旺杰次仁手中。然而手握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那曲至羊八井段高速公路项目指挥长的任命书,旺杰次仁除了兴奋还有担忧。
在这条西藏交通建设史上建设意义最重大、海拔最高、单个项目建设里程最长、项目投资额度最大、技术难度最大的项目上担任指挥长,对这条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筑成的青藏公路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并做到毫无纰漏,难度可想而知。
作为“两路精神”传承人,旺杰次仁继承和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坚守西藏一代代交通人“把心放在路上,把路放在心里”和以青春和生命维护着“两路”的安全畅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誓要把公路建设成安全畅通的高品质现代化高速公路,做到无愧于先烈,无愧于党和人民。
说起旺杰次仁,他和西藏各族儿女一样,在党的阳光哺育下成长,13岁时离开家乡,进入内地西藏班学习。2000年,他从呼和浩特交通学校毕业。作为一名技术员,他来到当时的米林公路养护段工作。林芝的公路由于自然条件,经常出现塌方、泥石流、雪崩……一年四季灾害不断,这让刚入职的旺杰次仁一度十分沮丧,想打退堂鼓。
2002年,他参与技术指导的首条公路巴河镇通往巴松错的旅游专线通车了,看着旅游车辆进进出出,家乡慢慢热闹起来,村民们的生活也逐渐富足起来,旺杰次仁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坚定走上了这条与路为伴的事业之路,这一干,就是20年。
后来,为了修建出高质量的平安大道、致富大道,他努力自学,先后考入广州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继续深造。
从最初的一名技术员到负责管理阿里、那曲片区的农村公路项目,到负责全区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再到高等级公路项目建设指挥长,他一步一步渐渐领悟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深刻内涵。
2016年4月,旺杰次仁担任日喀则和平机场专用公路改建工程指挥长,这是他担任指挥长的第一个项目,深感责任重大的他,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早日实现通车目标,在项目建设的15个月里,他以项目为业,以工地为家,带领团队风餐露宿,克服重重困难,使项目顺利通车,实现了“零安全事故、零举报投诉、零环境污染、零拖欠民工工资”的“四零”建设目标。
他常说:“我的工作直接关系广大老百姓的出行安全,不可马虎。”
由于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交给他负责的工程一个接着一个,项目一个连着一个,挑战一个挨着一个……
2017年5月,他正在海拔4000米工地上,突然接到家人电话,岳父病危,望急速赶回。然而工程紧迫,正逢攻关,他强忍悲痛,将对岳父的思念化为工作的动力。
他说:“父母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他能一心扑在工作上,我很感谢他们。”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西藏交通人,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承和弘扬的“两路精神”时时感召着他克服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战胜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19年来,他为西藏公路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常年身处异地,以工地为家,以“两路精神”自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四讲四爱”中讲贡献爱家园的内容。
除去对工程的极度负责认真外,他还经常和员工们讲:“要加强与施工地段群众的联系与沟通,了解当地的情况,心里有群众,多做扶贫帮困的实事,我们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去帮助贫困百姓和贫困学生”。并多次组织开展对贫困学生进行捐学习用具、捐衣物、送慰问金等活动。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上一篇:
西藏乡村振兴专干示范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