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和乡亲们,在如何守边巡边问题上,想了好多办法,最后还动员了自己的亲戚。1995年,两个舅舅和我的哥哥、弟弟组成的两户人家,赶着62头牲畜,搬到马加塘,以放牧巡边方式,守在了白玉地区。巡边路上,平均每年要磨破7、8双鞋,常常遭遇泥石流和大雪封山,再多的艰难险阻,也没有挡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因为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守好祖国的领土!
这些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下,拉郊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实施了安居工程。同年,拉郊电站投产发电,结束了靠酥油灯照明的历史。2007年,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拉郊人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拉郊乡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16年,位于白玉地区的拉郊乡杰罗布行政村正式成立。同年,杰罗布通车,有了通信基站,杰罗布不再孤单、不再寂寞。2017年,拉郊乡开始建设边境小康示范村,面貌已焕然一新。近几年,为实现群众持续增收,乡里陆续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到目前,已有木器竹器加工人员60多人,全乡人均收入达到20497元,成为洛扎县脱贫摘帽最早的乡。
拉郊乡的变化,反映了自治区成立55年来,西藏边境地区发生的沧桑巨变,也展现了当前边境群众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这一切,无不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的似海深情、如山厚爱,无不彰显党中央、国务院的特殊关怀,无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我们,中南海始终与边疆人民心连着心。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玉麦乡群众卓嘎、央宗姐妹回信,勉励我们要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让所有守边人深受感动、倍受鼓舞。上个月底,中央召开了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边境地区建设,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帮助边境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这些亲切的话语,温暖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浑身充满力量,更加激发了我们守土固边的热情。区党委十分关心边境地区发展建设,加大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加快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着力改善边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稳定发展各项工作擘画了新的蓝图,吹响了新的号角。我决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迎接风险挑战,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和广大边境群众一起,守护好神圣国土、建设好幸福家园,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雪域高原永远高高飘扬!
责任编辑: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