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有这样一组数据:截至今年11月7日,全区所有驻村工作队为农牧民群众办实事、好事10万余件,投入资金12亿元;组织农牧民劳务输出56万多人次,创收8.3亿多元;组织农牧民外出参观学习近2万人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1万人次,发放慰问金总计1.2亿多元……
枯燥的数字背后,蕴含的是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幅令人感动的画面。一年来,无论是古城拉萨还是后藏大地,无论是羌塘草原还是雅鲁藏布江畔……全区各级强基惠民驻村工作队队员带着对农牧民群众的真情实感,进农家、察民情、听民声、解民难,用真情谱写了一曲曲强基惠民的爱民之歌。
心系群众送温暖
今年藏历新年,山南地区扎囊县吉汝乡阿宇村贫困户达娃曲珍感到格外高兴。去年11月,在自治区派驻的山南地区行署办公室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她家搬进了新房。达娃曲珍激动地说:“驻村工作队解决了家里的燃眉之急,让我们全家今年在新房子里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新年。感谢党、感谢工作队!”
驻村伊始,最重要的是如何开好头、起好步,赢得群众的信任。为此,全区各驻村工作队入村后,紧紧围绕广大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整合和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安全饮水、道路交通、通电通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处处彰显着党和国家的恩情,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驻嘎玛贡桑街道社区工作队(拉萨市纪委派驻)在驻村第一天,就走访慰问了社区贫困户,详细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送上酥油、大米等生活用品。
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驻聂荣县下曲乡工作队(那曲地区民政局派驻)积极协调局党组,筹资20多万元用于解决群众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困难,并投资40万元兴办了7村、9村村办经济实体2个。截至目前,那曲地区民政局已筹资70多万元为驻点村群众办实事。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我一定要跟党走,用自己的双手早日脱贫,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恩情。” 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帮达村受助贫困群众坚才激动地说。
贴近群众办实事
下基层不是目的,关键是在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抓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驻村工作队的到来,就像一缕缕春风,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雪域高原的千家万户,不仅凝聚了民心,更加助推了发展。
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驻墨竹工卡县甲玛乡孜孜荣村工作队(区党委组织部派驻)入村后,经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孜孜荣村两个组58户牧民由于居住在海拔较高,道路、水电不通的山间,日常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尤其是用电困难的情况后,很快便为58户牧民家庭购置了价值59万余元的大功率光伏太阳能设备。拿到太阳能设备,并且学会了设备安装的村民洛多喜笑颜开地说:“以后天黑时我们再也不担心了,有了这些设备,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
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驻嘉黎县夏玛乡工作队(那曲地区国税局派驻)为切实改善牧民冬季生活点道路通行难的问题,通过实地勘查及充分了解村民意愿后,立即安排专人、专项调研,筹措资金,经过多方协调共筹得资金60万元,加之自治区拨付的为民办实事资金40万元,确定了9、10、11、12村夏季牧场到冬季牧场道路及12村夏季草场新建安居房项目。目前,9村通达路已正式建成通车,12村夏季草场15套安居房也已陆续建成使用。
为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用水问题,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驻然乌镇康沙村工作队(八宿县派驻)队员四处奔走,多方查询了解到,距康沙村20公里外的然乌水电站水质较好,沿途地形路况相对理想,可采取架设水管至康沙村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同时,工作队还积极与地、县电信局协调,为当地群众解决了3G网络、手机无信号等实际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通讯。
桩桩件件,件件桩桩,群众亲切地把驻村工作队帮助修的路、建的桥、打的井称为爱民路、连心桥、幸福井……“为民办实事,办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有这样的党,有这样的政府,我们怎能不拥护?”今年已经70岁的扎西大爷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正是这一件件实事,让老百姓的心与党委、政府贴得更近了。
心系群众谋发展
5棵老桃树、600棵新桃苗,看着眼前的景象,日喀则市东嘎乡夏普村村委会主任罗布发自内心地笑了。3年后,新桃园将让村里人年人均增收500多元。当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驻夏普村工作队(区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派驻)到来后,经过深入调研、反复咨询、数日劳作,600棵桃苗便扎根在了夏普村的土地上。
全区各级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从群众最关注的增收问题入手,下大力气帮助村民出主意、想办法、理思路、找门路,为村里制定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技能培训、特色产业开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自治区驻拉萨市各级驻村工作队在深入走访调研、建立家庭台账、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与当地干部谋发展,找准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同时,各工作队还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帮助村(居)认真梳理上报50万元以下短平快项目662个、涉及资金2.44亿元。通过项目的实施,拉萨市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村(居)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将得到有效提升。
自治区驻山南地区各级驻村工作队紧扣“强村富民、安居乐业”主题,创建完善发展规划、强化能力培训、实施增收项目3个平台,努力实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门路、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通过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牧业实用技术和创业就业技能培训19787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45563人次,培养经济能人6290人,扶持引导和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实体740个。同时,扎实做好短平快项目的申报衔接工作,整合交通、水利、扶贫、农牧等部门资源,充实扩大项目资金库,提高项目覆盖面,积极探索“项目强村、产业富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自治区驻阿里地区各级驻村工作队以抓调研、摸家底,打基础、谋长远,理思路、促发展为突破口,了解每户农牧民家庭的情况,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破解发展瓶颈,培养致富能手,拓宽致富门路。活动开展以来,各工作队共帮助落实项目247个、资金110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