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阿里新闻 正文
三年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工程,改变的可不止一点点!
文章来源:天上阿里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3日 18:34    浏览:

良好的精神面貌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自2017年以来,阿里地委、行署连续三年每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累计投入资金6000万元,实施“党的恩情照边疆·阿里人民心向党”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建强一支宣讲队伍

三年来,阿里地区先后投入资金228万元,按照每村1至2人要求,组建一支以党的十九大代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农牧民党员、脱贫致富带头人、农牧区经济合作组织“领头羊”等为主体的总人数达150人左右的农牧民宣讲员队伍,年均累计宣讲1500场以上、教育引导群众10余万人次以上,实现了基层宣讲全覆盖,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覆盖到措勤县每一个村落、每一户家庭和每一个牧民。同时按照200元/场、每年12场的标准,对农牧民宣讲员开展宣讲工作、监督基层网络传播和文化市场、扫黄打非监管等给予补助。

来自措勤县曲洛乡的农牧民宣讲员达瓦,每年要全县各个乡镇巡回宣讲,今年已经宣讲40多场,领取宣讲员补助数千元。

“我们宣讲的内容主要是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还有群众身边发生好人好事,告诉大家要跟听中国共产党的话,戒掉不好的生活习惯,做一个文明向善的好牧民。”达瓦说道。

推进广播电视覆盖

三年来,阿里地区投入1890.3万元,实施“党的声音图像落地”工程,完成25个乡(镇)阿里电视台节目信号落地和10个村(居)广播信号落地任务,为全地区24个公路养护段工区配备电视一体机130套,为134个村(居)配备进口发电机等电源设备。

2018年10月4日,阿里人民广播电台试开播,日均播出18小时,阿里电视台日均播出15小时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群众人数达8万人,播出广播电视节目16套,第一时间传播了党和政府的声音图像,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对方针政策、惠民政策、科学知识、法制宣传等方面的需求。

丰富基层文化生活

三年来,阿里投入1388万元,为七县配备民间艺术团演出移动舞台,为134个村(居)配备进口发电机等电源设备,设立村(居)开展民俗文化体育活动奖励基金和艺术团(队)演出补助基金,加强对基层文艺文化活动科学化管理运行。地县两级文艺团(队)年均赴基层开展文艺演出360余场(次),节目时长年均累计达3.6万小时,惠及群众12万人次,实现了文化演出全覆盖;145个村(居)年均开展文艺文化活动220场次,参与群众达9万人次;丰富了基层文化供给,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将新建改则县先遣连纪念馆和阿里分工委遗址作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重点内容,加大投入力度,精心设计布展工作,加强红色革命遗迹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

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地区145个村(居)群众自发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体育休闲、娱乐健身、传统民俗等精神文体活动300余场次,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基层文化事业发展。采取集体学习、实地演出等方式历时147天,对7县民间艺术团文艺骨干开展舞蹈

专业培训,培训140余人次,提高了基层文艺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打造宣传思想阵地

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掌握农牧民群众、基层干部意见建议基础上,阿里地区选取噶尔县加木村、革吉县羌麦村、普兰县岗莎村、札达县什布奇村、日土县乌江村、措勤县磁石乡7个乡村,投入210万元,分别打造脱贫致富、生态保护、守边固边、对外宣传、精神文明、乡村振兴和爱国主义教育等不同主题的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示范乡村。

今年,阿里地区设立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示范建设奖励基金70万元,对7个示范乡村建设情况、实际效果、活动开展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给予适当奖励。建立健全阿里地区志愿服务队伍,订制志愿服务队条例宣传手册、衣帽共计3000套到位并投入实践,开展卫生文明、精神文明、文化艺术活动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西藏日报社等区内外媒体赴阿采访,全面深入报道阿里发展成就、壮美风光和干部群众精神风貌。

三年来,通过实施‘党的恩情照边疆·阿里人民心向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基层群众思想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勤劳致富的人多了,‘等靠要’的人少了;崇尚科学的人多了,求神拜佛的人少了;争当先进的人多了,好逸恶劳的人少了;文明向上的人多了,固步自封的人少了,”阿里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索南才旦表示,“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阿里各族人民的关心关怀,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掀起强大舆论攻势,让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声音在阿里的土地上实现全覆盖、成为最强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