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lfb/2019-00001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构:阿里地区乡村振兴局
- 名 称:小小合作社 脱贫新希望
- 公文种类 :
- 发布日期:2019-01-10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9-01-10 浏览: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的重要载体,是农牧民群众富余劳动力不离乡、不力离村、不离土就地就便投劳就业的重要平台,也是农牧民群众增收入的重要渠道。进年来,在阿里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建引领合作社,结对穷乡亲,群众参与,增收致富,小小合作社托起脱贫新希望。
党建引领合作社,托起脱贫新希望
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基层一切工作的引领者,是脱贫攻坚的直接推动者,阿里基层党建探索总结出村集体经济“六个统一”运作模式,开发出了一条“党建+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之路,引领合作社,托起脱贫新希望。改则县物玛乡抢古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排头兵”“领头雁”作用,以党建引领合作社,带领群众,整合资源推动村集体经济规模化发展,探索总结出“劳动力统一安排、草场统一管理、畜产品统一购销、经营收入统一分配、无劳动力和孤寡老人统一供养、在校生统一计分”的“六个统一”运作模式,增强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市场意识,实现了由过去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为此抢古村党支部书记尼玛顿珠收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改革先锋称号;普兰县巴嘎乡雄巴村创新了一条“党建+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之路,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优先在合作社就业,村党支部成为了合作社与贫困户之间坚实的纽带。在基层党建引领下贫困户树立了脱贫致富信心,托起了脱贫致富新希望。
合作社结对穷乡亲,燃起群众致富梦
搞好扶贫事业是全社会的责任,结对帮扶是扶贫工作重要内容,阿里地区农村合作社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共同履行社会责任,创新帮扶模式,启动“物质帮扶+精神帮扶”双扶模式,扶贫扶志相结合,结对穷乡亲。普兰县巴嘎乡雄巴村玛旁雍错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为2018年脱贫的31户116人颁发34800元奖金,全村41人孤寡老人分红20500元,全村18人残疾分红5400元;普兰县巴嘎乡岗莎村牦牛运输队合作社为2018年脱贫的11户24人颁发羊肉、菜籽油、砖茶、鞋子、大米、酥油等物质奖励。合作社结对穷相亲,共享合作社发展成果,激励贫困群众勤劳致富,贫困群众感受社会温暖,激起致富斗志;措勤县达雄乡达瓦村牧民施工队组织施工队员开展现身说法帮扶活动,施工队员们从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劳动技能的提升、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向村贫困群众讲述自家脱贫路,鼓励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提升劳动技能。合作社成员现身说法,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助燃致富梦。
年底分红促增收,群众收入有保障
2018年年末,阿里地区各合作社结合实际创收,陆续组织年底分红工作,年底合作社分红促进群众工作增收,确保了贫困群众收入有保障、可持续。改则县改则镇日玛村合作社重点拓展了农牧民施工队、新建了砂石厂、合作砖厂等产业项目,带动15户贫困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年创收449万元,人均收入相比2016年翻一番,如期打赢日玛村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噶尔县扎西岗乡鲁玛村糌粑加工农民合作社举行分红仪式,为62户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发放了现金144400元,为贫困群众增收助攻助力,巩固噶尔县脱贫攻坚成果;措勤县达雄乡达瓦村施工队为320人,其中贫困户188人、孤儿1人共分红134404元,措勤县江让乡美朵村合作社为11名贫困户共分红12760元,受益贫困群众满面春风,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普兰县巴嘎乡雄巴村玛旁雍措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全村134户565人,其中贫困户41户137人分红2663625元,依靠旅游资源优势,群众吃上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