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dqxsb/2019-00122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构:阿里地区行署办公室
- 名 称:阿里地区扶贫办2019年预算公开情况说明
- 公文种类 :
- 发布日期:2019-02-20
目 录
一、部门概况
(一)单位主要职责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三)主要工作任务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说明
(一)收入增减变化情况
(二)支出增减变化情况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一)人员经费
(二)公用经费
四、“三公”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一)因公出国境费
(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三)公务接待费
五、政府采购情况说明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七、国有资产占有情况说明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说明
九、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十、主要名词解释
一、部门概况
(一)单位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党委、政府及地委、行署关于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指令;并结合实际拟定全地区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的配套政策和管理细则。
2.编制全地区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协调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指导各县的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3.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中央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建设资金和自治区、地区配套资金的分配方案;负责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以工代赈、信贷资金、国内外援助等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协同有关部门搞好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监督、检查、审计等工作。
4.负责全地区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评估论证、立项、计划下达、审查审批和项目验收工作;负责建立地级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负责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的统计汇总、效益评价和动态监测以及信息报送工作;组织协调地(区、中)直单位和社会各界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5.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制定年度开发计划,拟定资金使用分配方案,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配合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查处有关违规违纪案件,保证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6.负责全地区“雨露计划”及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的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负责全地区的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负责全地区扶贫系统干部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
7.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和掌握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为地委、行署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8.开展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宣传、信息和经验交流等工作。
9.负责全地区扶贫系统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10.承办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承办地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11.承办地区行署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机构设置情况
我单位共设置了三个内部科室,包括综合科、扶贫科、农发科;培训中心为我单位设置的事业机构。
(三)主要工作任务
1.聚焦目标任务,抓责任落实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党委九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党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根本方法。全年完成1867户6736人脱贫,其中,噶尔县1户6人、日土县9户23人、普兰县20户28人、札达县12户26人、改则县1103户4312人、措勤县384户1317人、革吉县338户1024人,森布村等54个贫困村退出,革吉、改则、措勤摘帽的总目标。各县各部门要咬定脱贫攻坚的总部目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认真落实好“一把手”总负责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每一项工作都要亲自研究谋划、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坚持带头示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用心用智用情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工作在手,全力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2.聚焦措施落实,抓减贫成效
(1)狠抓产业扶贫促脱贫。一要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正确处理好城镇就业和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关系,加快推进2019年55个扶贫产业项目建设,确保今年12月底所有产业项目全部竣工,让群众能干会干、不离乡不离土融入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二要完善稳定带贫机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新型经营主体,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解决好产业建设推进慢、群众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等问题。要按照自治区要求,明确每个扶贫产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经营主体,每使用10万元扶贫资金至少吸纳1名贫困人口稳定就业,专合组织入会贫困户要达到40%以上,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不少于5户。三要用好对口援助优势。利用第八、第九批援藏干部轮换机会,争取“两省三企”支持,组建援藏干部招商团队,大力引进对口援藏省市企业来阿投资兴业,切实把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要素引进来,联合开发、合作共赢,帮助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四要立足特色优势。做好“特”字文章,实施产业兴村强县和“一县一品”“一乡一品”行动,加快打造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流通体系,加强农牧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加快形成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知名品牌。五要采取多种模式。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参与、能人带动等措施,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在联村、联户、联产、联营、联增上下功夫,在每个行政村至少扶持组建1个合作组织,扶持和培育集优质青稞、瓜果、苗圃、蔬菜、饲草料为主的种植合作社,集牛、羊养殖育肥为重点养殖业合作社,集旅游、仓储物流、建筑、采石、采沙和民族手工业、涉农加工业合作社,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农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砂石建材加工业和天然饮用水产业生产、商贸流通业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把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全部激活,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贫困群众融入产业发展、更多分享发展受益,促进深度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2)大力推进转移就业脱贫。要狠抓就业扶贫,全面核查贫困劳动力信息,摸清有就业能力的人、有就业意愿的人、有创业想法的人的具体底数,精准建档立卡,针对性制定就业措施。对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按专业意愿对接岗位,在政策、待遇、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实现全就业;对有就业意愿但没有就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加大实用技能培训,动员各用工企业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实现稳定就业;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大学生,落实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为他们创新创业清除路障、保驾护航。要用好创业就业基金,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强化农牧区创新创业培训、项目推荐、贴息贷款、创业指导等系统化创业服务,创建一批返乡创业园,支持发展中小微企业。各县、各乡镇、各村居要参照地区成立由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居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就业工作。全年开展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技能培训1238人次,实现590名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脱贫的目标,通过发展合作社带动贫困人员就业一批,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作用带动就业一批“两省三企”吸纳大学生就业100人,采取重型机械操作、各类维修、种植技能、各类手工技能、建筑施工、旅游服务技能、餐饮及酒店服务等实现就业396人。
(3)大力推进生态补偿脱贫。扎实做好2019年30600个生态岗位核实腾换工作,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中新增选聘一批草管员、野保员,精准对接、精准安排,做到定岗定人定责。推进今年新增生态岗位的定岗、定责、定人工作,积极推进岗位补助资金“一卡通”兑现方式,确保生态岗位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4)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全面落实“三包”政策,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把符合条件的287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畴;力争完成80名扶贫专项招生(两后生)工作任务,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避免因贫失学辍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用好国家投资2600万元,完成改则县物玛乡小学、改则县先遣乡小学等2个薄弱学校改扩建项目。
(5)大力推进兜底保障扶贫。坚持全覆盖、无盲区,加快推进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要强化对贫困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贫困群体的保障能力,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相结合,加快建立综合性保障体系。
(6)大力推进健康扶贫。深入实施“三个一批”健康扶贫行动计划,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大力实施健康阿里工程,继续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就医模式,解决贫困家庭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合作医疗救助等方式,解决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7)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建立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实施特惠金融政策,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增加农牧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流向贫困地区,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就业创业。打通金融服务“三农”各个环节,建立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速总体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
(8)大力推进援藏扶贫。坚持对口援藏资金向贫困群众倾斜、向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增强“造血功能”倾斜,把援藏资金的90%用于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两省三企”援藏工作队要按照东西部扶贫协作会议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协调落实。
(9)大力推进结对帮扶。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十企帮十村”“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活动,确保贫困人口结对帮扶全覆盖。各级干部要切实转变扶贫观念,改变帮扶方式,创新“我要帮扶”的思路和举措,发挥好扶贫济困的积极作用。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说明
(一)收入增减变化情况
我单位2019年度预算收入8762157.82元,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同比增加472523.17元,上升5.7%。
(二)支出增减变化情况
我单位2019年预算支出8762157.82元,同比增加472523.17元,上升5.7%。其中安排基本支出7076976.16元,主要用于机关工资福利支出、机关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同比增加371251.85元,上升5.54%,主要原因是单位人员增加,基本支出上升;项目支出1685181.66元,主要用于单位行政运行、其他扶贫支出,同比增加101271.32元,上升6.39%,主要原因是我单位扶贫任务重,项目增多。
全年预算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
1.农林水支出(类)扶贫(款)行政运行(项),2019年预算支出数7162157.82元;
2.农林水支出(类)扶贫(款)其他扶贫支出(项),2019年预算支出数1600000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一)人员经费。人员经费6213114.16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835212元,津贴补贴3069663元,奖金324846.25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720045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288018元,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89210.79元,失业保险2349.15元,工伤保险7200.42元,生育保险25201.55元,住房公积金445378元,个人通讯补助11000元,志愿者人员工资18000元,公益性岗位工资14400元,个人水电价补贴7700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54890元。
(二)公用经费。我单位安排办公及印刷费22990元、水费2420元、电费4840元、邮寄费1452元、电话通讯费23232元、取暖费16800元、差旅费344850元、工会经费78098元、福利费1320元、培训费7260元、公务接待费0元、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0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14950元、其他商品和服务费用240810元、邮电费0元、会议费0元、日常维修费4840元、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0元。
四、“三公”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我单位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114950元,同比增加1181.8元,上升1.04%。主要原因是脱贫攻坚指挥部因工作需要经常下乡督导检查用车,导致公务用车运行费上涨。
(一)因公出国境费。我单位2018年预算因公出国境费0元,2019年预算因公出国境费0元,共计0批次0人因公出国境。
(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19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共114950元,同比增加5225元,上升4.76%,主要原因是脱贫攻坚指挥部因工作需要经常下乡督导检查用车,导致公务用车运行费上涨。其中:2018年和2019年公务用车购置费均未预算;公务用车运行费共114950元,同比增加5225元,上升4.76%,主要原因是脱贫攻坚指挥部因工作需要经常下乡督导检查用车,导致公务用车运行费上涨。
(三)公务接待费。我单位2018年预算公务接待费4043.2元,2019年未预算公务接待费,同比减少4043.2元,主要原因是我单位公务接待活动少。
五、政府采购情况说明
我单位无政府采购。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我单位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
七、国有资产占有情况说明
我单位2018年车辆保有量5辆,2019年车辆保有量5辆,与上年持平。其他国有资产占有情况待自治区财政厅资产处对我地区国有资产(固定资产)统一审核完毕后,另行公开。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说明
我单位无政府性基金预算。
九、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2019年我单位年初预算项目支出实现绩效目标全覆盖,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的年初预算项目共4个,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拨款1685181.66元。
十、主要名词解释
(一)一般公共预算:指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二)部门预算:指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履行职能需要,编制的反映政府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年度财政收入预算。
(三)财政拨款收入:指财政部门核拨给各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四)基本支出:为保障机构政策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
(五)项目支出: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六)“三公”经费: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各项资金均已细化到项级,详情见附件各表格。
附件:
附件1: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附件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附件3: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
附件4: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附件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附件6:部门收支总表
附件7:部门收入总表
附件8:部门支出总表
附件9:2019年度部门预算情况汇总
阿里地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9年2月20日
附件【阿里地区扶贫办单位预算公开表.xls】附件【阿里地区扶贫办单位预算公开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