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czj/2020-00029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构:阿里地区财政局
- 名 称:阿里地区本级2019年度财政总决算分析报告
- 公文种类 :
- 发布日期:2020-10-24
2019年,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财政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地区财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宏观调控,大力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尤其是“三公”经费的预算,着力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积极财政政策措施,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确保了地方财政公共财政收入应收尽收,重点支出优先保障,阿里地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有力地促进了“三个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为阿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9年阿里地区本级总财力达到110859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1099685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883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69万元。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9度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109968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3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61236万元,上年结余4751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6797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32万元。
2019年本级支出总计106831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477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61753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7000万元,债务转贷支出1797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04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下年支出31368万元。
(一)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19年度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232万元,比上年增加2873万元,同比增长18.71%。按收入类型来看,税收收入完成682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7.42%,比上年减少1731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1409万元,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2.58%,比上年增加4604万元。
(二)上级补助收入情况
2019年全地区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961236万元。一是返还性收入5516 万元。主要包括:1.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273万元,2.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5243万元。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606143万元。主要包括:1.体制补助收入8260万元;2.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229101万元;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30062万元;4.结算补助收入14783万元;5.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收入6174万元;6.城乡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收入61457万元;7.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收入4265万元;8.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收入701万元;9.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收入239万元;10.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18821万元;11.固定数额补助收入70894万元;12.边疆地区转移支付收入34294万元;13.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50024元;14.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911万元;15.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2万元;16.卫生健康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402万元;17.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0353万元;18.其他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00万元;19.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2280万元。三是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49577万元。主要包括:1.一般公共服务5530万元;2.公共安全20557万元;3.教育16371万元;4.科学技术642万元;5.文化体育与传媒21324万元,6.社会保障和就业11267万元;7.卫生健康20058万元;8.节能环保17279万元;9.城乡社区34920万元;10.农林水106812万元;11.交通运输70444万元;12.资源勘探信息等51万元;13.商业服务业等3503万元;1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427万元;15.住房保障8103万元;16.粮油物资储备25万元;17.其他收入12264万元。
(三)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2019年度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4770万元,比上年减少31512万元,下降7.39%。其中增幅较大的有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交通运输支出、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具体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281万元,比上年增加9575万元,增长26.82%;
2.教育支出23876万元,比上年减少7129万元,下降22.99%;
3.科学技术支出1458万元,比上年增加643万元,增长78.9%;
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792万元,比上年增加8370万元,增长73.28%;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920万元,比上年减少5851万元,下降21.86%;
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6856万元,比上年减少5215万元,下降16.26%;
7.节能环保支出19837万元,比上年减少4211万元,下降17.51%;
8.农林水支出42480万元,比上年减少115443万元,下降73.1%;
9.交通运输支出136114万元,比上年增加90616万元,增长199.16%;
10.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331万元,比上年减少758万元,下降18.54%;
11.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4万元,比上年减少3404万元,下降98.15%;
12.金融支出137万元,比上年减少105万元,下降43.39%;
13.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636万元,比去年增加1231万元,增长87.62%;
14.住房保障支出10986万元,比上年减少2914万元,下降20.96%;
15.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41万元,比去年减少359万元,下降59.83%;
1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201万元,比去年增加3201万元;
17.其他支出1093万元,比上年增加927万元,增长558.43%。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完成情况
2019年度,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总计8838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0万元,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8312万元,基金上年结余526万元。
政府性基金总支出5139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1158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下级支出3981万元。
收支相抵,年终政府性基金结余3699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
我地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计69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余6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总计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终结余69万元。
四、政府性债务余额情况
截至2019年底,我地区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74800万元,其中:上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1800万元,本年地方债务(转贷)收入50000万元,本年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7000万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我地区领导积极重视,建立规范举债融资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继续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一是依法规范债务管理,从严控制新增债务。二是强化项目支出管理,合理控制支出规模。三是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逐步化解潜在风险。对全地区债务实行规模控制,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部署开展全地区政府债务清理工作,进一步摸清核实债务数额、性质、类别,确保举债融资行为整改到位,逐步化解潜在风险。
五、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圆满完成地方收入目标任务
阿里地区各级财政部门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个主题,正确处理“离不开”和“不依赖”的关系,积极有为,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区的财力支持,另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狠抓增收,不断壮大财政实力。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32万元,同比增长18.71%;税收收入完成6823万元,同比下降20.24%,非税收入完成11409万元,同比增长67.66%。
(二)注重民生保障,确保预算支出按时拨付
2019年度财政预算编制过程中,我们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为主线,从严控制行政性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绩效监督,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提高预算透明度,发挥财政政策激励和财政资金作用。通过预算,在财政支出安排上,我们本着“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先安排人员经费和单位基本运转经费,做好了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工作。全年本级用于民生方面的主要八项支出达到17333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43.91%,同比下降6.97%,其中: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281万元,同比增长26.82%;2.科学技术支出1458万元,同比增长78.9%。
(三)着力财政管理,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提高
一是加强预算约束,加强财政性基建投资项目的审批,深化政府采购。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地区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国库收付业务不断大幅增加,从基础上筑牢了财政资金安全防线,加强了廉政风险的防控;从根本上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提升了政府部门行政效能;从整体上提升了国库管理水平,深化了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地区本级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大量缺少专业财务人才;二是各项改革工作推进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将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寻求对策,逐步加以解决。
(一)加强财政政策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素质
我局将利用各种机会,对地区和各县财政局的干部职工分期分批进行财政财务相关业务培训,让财务人员了解各项政策,熟悉财政业务,按照外树形像、内强素质的原则,认真抓好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新时期不断发展的财政工作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做好财政工作夯实基础。
(二)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规章制度
一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规范预算管理机制。进一步改进预算编制办法,细化预算科目,增加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全面推行并不断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集中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建立起编制科学、执行严格考评绩效各个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二是进一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随着公共财政的建立,财政工作不断发展变化,我们要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借鉴内地兄弟省市财政工作的先进经验,努力深化财政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阿里实际的财政运行机制,并根据目前我地区财政运行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和完善制度,达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钱、用制度管事,让财政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财务管理各项要求进行财政各项管理工作,实现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一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逐步将所有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统筹使用管理,建立综合财政预算。二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做到内容完整、项目明显、定额科学、程序规范,确保预算准确可执行。三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完善管理方式,保障正常支出进度,严格预算约束,提高执行效率。四是加强和规范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合理确定年初和季度预算到位率。建立健全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互动机制。五是强化财政监督工作。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的进一步融合。突出重点,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更好的效益并确保资金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