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二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
在遥远的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畔,有一所学校,名叫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校园里草木苍翠、鲜花盛开,上千名学生在这里茁壮成长。让“西藏阿里”和“陕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陕西的教育援藏团队。
多年来,陕西连续选派优秀教育人才助力阿里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他们跨越万水千山,将知识和智慧播撒在雪域高原。不仅仅是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在拉萨阿里高级中学、普兰县九年一贯制学校……都有陕西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从无到有,建起一座名校
9月6日,又是一个周一。早上,陕西援藏工作队队员、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校长邓付宽和师生们一起,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注视国旗冉冉升起。
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是陕西投资2.58亿元援建的一所学校。历经4年建设,2018年秋季,1400多名学生走进了现代化的新校园、坐在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
“学校内外的绿化、硬化、美化工程都是高标准,已经成为狮泉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邓付宽介绍,学校拥有9000平方米的标准化运动场和占地1271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功能部室齐全、信息化教学设备到位,远程智慧教室的投入使用为异地教学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在硬件保障的基础上,我省还不断派出教师,通过校本教材开发和课程开设、管理制度的修订、艺体活动的开展等,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帮助学校提高教学水平。
“短短几年内,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阿里地区的名校。”邓付宽自豪地说,与2019年相比,今年学校内地班录取上线率增长161%。
据陕西援藏工作队队员、阿里地区教育局副局长杨柳介绍,第九批工作队进藏开展工作以来,还开展了大量项目建设,包括“圆梦阿里科技梦”信息建设、职教帮扶项目、“5G同步课堂”等,大大促进了阿里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和内涵式发展。
此外,工作队还针对阿里青少年学生开展了“秦风大爱”系列公益助学活动。累计募集爱心资金和物资500万元,惠及当地学生2000余名。
赵江社校长在校园与学生亲切交流。
10组团援教,引发教育蝶变
在距离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近2000公里的拉萨河畔,有一所同为陕西援建的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阿里地区海拔高,缺氧严重,师资队伍很不稳定,因此在拉萨实行异地办学。”在该校任校长的陕西援藏工作队队员赵江社解释道。
自2016年以来,陕西积极响应国家“组团式”援藏号召,连续选派了两批(每批3年服务期)教育人才援藏团队,对口支援拉阿高中的发展。
陕西省西安中学教师李晨光来到拉阿高中后,看到班级学生仅有的课外读物竟是一本《优秀作文大全》,便有了在班级建设“晨光书屋”的想法,并很快付诸实践。目前,“晨光书屋”募集图书6万余册,拉阿高中建立起20个班级书屋和一个学校书屋,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光”。
对援藏干部们来说,援藏是一份责任和关爱,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完成。赵江社一直在思考,如何丰富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大力组建和开展社团活动”的策略。
于是,援藏教师纷纷发挥特长组建社团。在王运涛、张佳义、王英彩、谢华利等老师的努力下,乒乓球、篮球、毛泽东诗词朗诵、“一人一故事心理社”等一批社团应运而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杨倩老师用音乐将想要退学的孩子唤回课堂。拉阿高中被教育部评为“体育项目特色学校”、被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
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孩子们脸上充满阳光。
多元造血,强化师资培养
“我们不仅要提升受援学校的教学质量,更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赵江社如是说。
2019年12月,在陕西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在拉阿高中任副校长的援藏教师任康元组织了一次特殊的教师交流活动,拉阿高中德育管理团队27名教师利用寒假时间,与陕西省西安中学的名师进行了为期7天的深入学习交流。拉阿高中的教师们切实感受到内地学校班主任的细致入微、感受到了班级团队的凝聚力。
自2019年7月以来,拉阿高中连续开展了两届“青蓝工程”,20名援藏人才先后与当地60多名教师建立了师徒关系,开展援藏教师示范课40节、组内公开课36节、自治区级名优骨干教师示范课12节,实施各项帮扶措施36项,有力促进了学校青年教师成长。今年3月,学校13名教师分别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阿里地区的多所中小学校与汉中市龙岗学校、西安市未央区华远君城小学、汉中市仁德学校、宝鸡市凤翔县东关逸夫小学等签订“校校结对”帮扶协议,陕西3所职业技术学校与阿里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学生代培计划。
“让阿里孩子们读好书,让阿里老师们教好书,让陕西优质资源到阿里。”这是陕西教育援藏团队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他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下一篇:
陕西第七批援藏医疗队祭奠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