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象泉河畔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文章来源:天上阿里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7日 12:32    浏览:

象泉河畔,古格脚下,坐落着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这里有汉、藏、回族的教师,也有汉、藏、回、维吾尔族的学生,他们在这里相互团结、共同学习、生活,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405名学生,专任教师58名,其中藏族教师51名,汉族教师6人,回族教师1人。自阿里地区“民族团结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学校德育课程,融入教书育人各环节。目前,该学校各族学生学习生活融洽,同学之间也成为亲密无间的好伙伴。马小兰就是这所学校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马小兰,初中二年级,来自青海的一名回族学生,因马小兰父母长期在札达县经商,父母为了更好地照顾她,在青海老家读二年级马小兰,被父母从老家转学到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学习。马小兰的真正名字叫做马哈西日,马小兰是她给自己起的汉族名字。她说,给自己起这个名字的寓意是,希望自己像兰花一样,做一个代表着友谊团结和拥有着高尚品德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这几年的相处过程中,当我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都会帮助我,让我在这所学校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马小兰乐呵呵地说道。

在札达县生活多年的马小兰,平日里,同她一起结伴的同学大部分是藏族,跟藏族同学多年的交往中,她和同班的藏族同学其美央金和次旺桑姆成为亲密无间的好伙伴。三个人经常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如今的马小兰也能说上一口流利的藏语。“我是马小兰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关系很融洽,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也会细心的指导我,我和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她。”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次旺桑姆脸上洋溢笑容地告诉记者。

 

作为班级里唯一个回族学生,班主任索南白姆对马小兰很是关注。在班级里开展各项活动时,索南白姆老师总是鼓励马小兰积极参与,尤其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或主题班会时,班主任都会邀请马小兰谈自己民族传统和文化,同时让马小兰带领大家一起朗读“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让这些珍贵的共识成为学校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指南。

“马小兰同学在学习方面是非常优异的,所以我也会让她当个小老师,给一些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进行学习指导,同时她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班主任索南白姆满意的说道。

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致力于培养“讲团结,爱祖国”好学生。学校每周都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国旗下的演讲等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民族历史文化知识、习俗礼仪等,深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在青少年心中。

“民族团结教育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的常规性工作。每年的九月份是我们的民族团结活动月,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形式的载体,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让孩子们始终知道我们是有56个民族聚在一起的大家庭。”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张春祥说道。

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只是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个缩影。今天的札达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糌粑团一样紧紧揉在一起,民族团结之花在象泉河畔常开长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