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阿里地区以“五个转变”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文章来源:天上阿里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04日 12:55    浏览:

阿里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平安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区党委、地委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目标任务,以网格化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科学划分,实现网格设置由“多”向“精”转变。阿里地区以“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为原则,将431个网格精准优化为223个。根据《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要求,结合《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划简册(2021版)》,对每个网格、网格员队伍、联户长队伍进行统一编码,使其拥有独立、唯一的代码,确保网格规范化。整合乡(镇)、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信访等各类资源,进驻乡镇综治中心,努力打造基层治理“一张网”,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用“小网格”激发出大效能。

合理选配,实现网格力量由“弱”向“强”转变。聚焦选优配强网格队伍要求,以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群众口碑好为原则,以干事创业能力和凝聚人心能力为准绳,选配网格员队伍1046人,其中专职192人、兼职854人。为把好网格员和联户长队伍政治思想关、道德品质关、综合素质关,对1046名网格员队伍和3921名联户长队伍开展政治审查及工作承诺,进一步规范约束个人工作行为和明确工作职责。

明确任务,实现网格职责由“全”向“专”转变。进一步梳理建立涵盖采集基础信息、搜集社情民意、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治安巡逻防控、盯控重点人员、宣传法律法规、配合打击违法犯罪、代办公共服务等内容的网格服务管理事项职责制度。严格对照“三查一会商一台账”要求,对网格工作事项进行制度化、清单化、规范化,做到“三知三清六掌握”,不断提高网格员精准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及时上报问题的能力。

规范运行,实现网格服务由“粗”向“细”转变。建立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职责、运行模式,切实当好“七大员”,做好“守门员”,真正做到需求在网格内发现、服务在网格内提供,隐患在网格内化解、纠纷在网格内调处,形成全覆盖、高效率的为民服务网格体系。今年以来,开展入户走访1.23万次,收集社情民意940条、解决854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586条、已化解585条、化解率99%,排查安全隐患6101次、发现隐患735条、整治735条,开展治安巡逻11282次,教育引导群众2441人次,开展政策宣传1943次、发放宣传资料7.49万份、受益群众10.7万余人次,开展便民服务6149次、涉及群众2.67万余人次,实现了基层治理工作真正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统一着装,实现网格形象由“散”向“聚”转变。11月10日,阿里地区举行了“亮身份、明职责、践承诺”活动暨专职网格员、联户长工作服发放仪式,为全地区192名专职网格员发放统一标识、统一编码的工作服装,专职网格员以崭新的形象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进一步织密网格底网,真正在全地区树立网格员“基层治理帮手”的良好形象,让“小网格”发挥“大作用”,实现基层治理“全覆盖”、社会服务“零距离”、群众诉求“快响应”,落实好精细化管理措施,构建起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防控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前哨作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