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查县人大考察团一行10人赴湖北宜昌、湖南长沙等地,就人大代表工作开展情况、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工作和地方特色产业、民族手工业发展情况等,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学习。 图为加查县人大考察团正在湖北宜昌产业园区考察学习。记者 刘枫 摄
这是一份收获满满的答卷:山南市人大常委会共召开常委会会议8次、主任会议16次,开展2件立法和32项监督工作,作出6个决定……一份份决议、决定的出台,一次次询问、调研与执法检查,反映的是山南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取得的丰硕成果,体现的是山南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
回顾2018年,山南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山南市各项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圆满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强化监督职能——
确保中心工作实效
精准扶贫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能否顺利建成全面小康的一个关键。“要强化人大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着力提升人大代表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能力,扎实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点对点’结对帮扶,细化量化考核指标,用制度的硬约束推动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山南市人大代表扎西次仁如是说。
在山南市琼结县加麻乡金珠村,一提起市级人大代表扎西加措,许多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得到群众这样的赞许,是因为他时刻记挂着村民,不断为乡村发展发声。扎西加措说:“作为基层代表,我要对群众负责,能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脱贫工作做一点事情,我深感荣幸。”
去年以来,山南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农牧区、关注农牧民、助力农牧业,综合运用专题调研、听取审议专项报告、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等监督方式,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认定精准度、加大对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对象的帮扶力度、加大扶贫搬迁和技能培训力度等意见建议,为全市脱贫攻坚献计出力,推动山南市扶贫工作大步向前。
坚持科学立法——
扎实推进依法治市
立法是建设法治山南、推动依法治市的前提和基础。山南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科学编制本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对《山南市立法条例(草案)》《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认真进行审议,让地方立法成为全面依法治市的“助推器”。
《山南市立法条例(草案)》作为山南市第一个立法项目,是规范山南市立法工作的一部重要的基本性法规,具有重要意义。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南市委书记许成仓针对全面依法治市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要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为山南市科学制定地方法规定下了基调。
“山南市拥有地方立法权后,可就涉及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解决山南实际问题。”山南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多吉仁增对地方立法工作充满了期待。
提升履职能力——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人大代表,人大工作的开展要依靠人大代表。去年,山南市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人大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从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办好代表建议等方面入手,全力保障代表履职行权,切实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一批民生工程项目,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去年以来,山南市人大常委会以制度硬、作风优、素质高、能力强为标准,在深学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看齐意识,在身体力行中规范履职行为、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大意见建议督办力度,丰富代表活动内容,激发代表履职热情,代表工作不断向前。
一件件议案建议的办结、一项项监督活动的开展、一个个创新举措的实施,无不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待和关切,诠释着山南市人大常委会一年来开拓创新、履职尽责的坚实足迹,体现着山南市人大常委会在支持和服务改革发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道路上的务实与进取。
责任编辑:董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