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8年,林芝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亿元,同比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亿元,同比下降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亿元,同比增长1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990元、15163元,分别同比增长11.3%、13.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1.2%,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三大攻坚战”首战告捷
全年减贫1696户5967人,林芝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33%。退出贫困村129个,米林、工布江达、波密三县如期脱贫摘帽,墨脱、察隅、朗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同时,全面完成昌都“三岩”片区易地搬迁点年度建设任务。大气、水、土壤污染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全部完成。建成米林县县城污水处理厂。中央和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群众对环境满意度普遍提升。全面加强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全年化解政府隐性债务21.77亿元。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开复工项目557个,完成投资135亿元。林拉高等级公路二期米拉山隧道全线贯通,拉林铁路林芝段路基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藏中和昌都电网联网工程竣工投运。
同时,实施农村公路项目98个,完成投资32.73亿元,新改建公路里程670公里,乡镇通达率、通畅率分别达到98.15%、92.6%,行政村通达率、通畅率分别达到100%、84.74%,朗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光纤通达行政村461个,覆盖率达到94.3%。综合治理河道189公里,解决1.4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尼洋河综合治理与保护项目完成投资3.55亿元,江巴、百朗等重点灌区及5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稳步实施,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4.2万亩。
产业发展巩固提升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1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56%、30.26%。成功举办第十六届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藏博会林芝分会场暨2018雅鲁藏布生态文化旅游节。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开通林芝至石家庄、兰州、深圳三条航线,“进藏第一站”优势更加凸显。兑现各类旅游扶持补贴资金5232万元,实现了旅游市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实现农牧业增加值11.9亿元,可比增长4.6%。“一带四基地”建设成效喜人,新增特色林果、绿色有机茶叶、设施蔬菜、藏药材种植面积2.36万亩,种植规模达到32.99万亩。新增藏猪养殖7万头、养殖规模达到47万头,工布江达县藏猪被列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新增涉农商标187枚、“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8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40家,“林芝市巴宜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审批。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铺开,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70%,高出全区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林芝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被评为“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创建单位。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发放创业扶持基金和创业担保贷款基金432.78万元,市永久精准扶贫“双创”孵化基地建成使用,建成八一镇和百巴镇两条创业孵化街,鲁朗创客产业园获批全国第三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圆满完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通过自治区级验收。林芝市9家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45.31亿元、375.89亿元,累计推出21项小微企业专属特色信贷产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1.36%,高出全区65个百分点。新增非公经济市场主体4182户,带动就业1.3万余人。开工建设援藏项目60个、完成投资4.65亿元。“央企助力富民兴藏”“央企助力西藏脱贫攻坚”累计签约项目69个、完成投资107亿元。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29个,到位资金86.95亿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林芝市一如既往立足长远,着眼当前,每年办好一批实事、干成几件大事。林芝人民显著增强的自豪感、自信心,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林芝的经济发展写下了鲜明的注脚。
责任编辑:刘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