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我区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调查工作,全面提高全区残疾人工作的精准化和精细化水平,实现残疾人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对接,8月8日,自治区残联举办2019年全区残疾人基本服务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培训班,来自全区七市(地)残联及74县(区)残联(民政)的120名工作人员参与了此次培训。
数据精准可靠
掌握持证残疾人基本情况
2019年我区出台《西藏自治区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以动态更新工作为重要载体,健全完善全区残疾人福利制度,落实残疾人保障政策,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据了解,动态更新工作是在国务院残工委领导下组织开展的覆盖全体持证残疾人的实名制信息登记工作。主要方式以入户信息采集(入户率达90%以上)为主,电话调查、窗口服务、智能化残疾人证系统归集等方式为辅,调查持证残疾人在基本信息、经济与住房、义务教育、就业与扶贫、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与康复、无障碍、社区文体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自治区残联党组成员、副巡视员、副理事长龚德民表示,今年是全面了解持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的第四年,通过2018年的动态更新工作,目前已经掌握我区9.7万多名持证残疾人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在康复服务、教育就业、扶贫脱困、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为助力残疾人小康进程摸清了底数。
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残疾人大数据平台
开展我区残疾人动态更新工作,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区残疾人小康进程,建立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机制,依托全区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建立健全全区持证残疾人基础数据库,促进各级政府残工委成员之间信息数据的资源共享。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区数据采集手段主要是纸质表格采集和移动终端采集两种方式并行,今后将逐步提高移动终端采集所占比例,到2020年实现登记对象移动终端采集普遍覆盖。龚德民强调,抓好残疾人各项信息数据的动态更新工作,不是简单的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而是要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和残联自身改革建设,加强与政府残工委单位之间信息共享共通,协同各方做好残疾人扶贫脱困工作。
山南市乃东区残联负责人在会后告诉记者:“为了完成动态更新工作,我们走村入户,摸清情况,目前‘行政规划’‘专职委员’‘持证残疾人’‘非持证残疾儿童’等四项指标核查率都达到了100%,今后我们将认真梳理数据,建档立卡,努力为政府出台决策提供依据。”
责任编辑:彭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