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西藏新闻 正文
西藏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格桑卓嘎:一心跟党走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25日 08:13    浏览:

连续当选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三次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这些闪光的标识对于全国人大代表、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办事处塔玛社区党委第一书记格桑卓嘎来说,不仅是关怀和荣誉,更是嘱托和责任。

“1979年,我参加了工作,拿到了属于我的第一份工资。”

“2008年,我首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

“2013年,我第一次见到了总书记,他亲切的笑容如在眼前、殷切的嘱托犹在耳旁。”

聊起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初次会面,虽已时隔近6年,但当时的情景格桑卓嘎依然记忆犹新:“总书记很亲切和蔼,当时和我说了句‘在基层工作辛苦了’,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动和激动。”

“总书记的嘱托和鼓励,一直激励我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如今,6年过去了,我现在可以骄傲地向您汇报:我们村奔小康啦!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4000多万元,村民每人每年从集体收入中分红8500元至10000元,人均收入达到22000多元。”格桑卓嘎开心地说。

从人均收入数字来看,塔玛村群众已经实现小康,但格桑卓嘎并不满足于此。她希望通过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机制,实现更高标准的小康。

“今年计划在塔玛村下属的5个村民小组成立5家公司,让老百姓自己经营餐饮、特色产品销售等业务。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格桑卓嘎说,“踏踏实实为党和人民负责,成果肯定会有的。”

如今群众生活处处便利。格桑卓嘎说,我们村有卫生服务站,群众得病能够及时就近就医,不用怕医不到、医不起了,实现了病有所医。

同时,村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村里60岁以上老人都享受国家的养老补贴,还从村集体经济中给予补贴,老人们的晚年生活特别安逸,实现了老有所养。

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服务,入学率达到100%,实现了15年义务教育,教育“三包”政策极大减轻群众负担。2017年到2019年,村里建成了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就近就学更加便利。目前,全村在校大学生共129名。真正实现学有所教。

格桑卓嘎很想再见到总书记,替全村的老百姓向总书记汇报一下村里的就业和安居情况:“就业方面来说,在政府各项扩大就业的良好政策及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下,村民的就业渠道多起来了,现在都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国家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落实后,我们村997户村民的原土木住房,都改造成一排排宽敞明亮的住房。原来喝的压井水,现在接通了自来水;原先是土泥路没有一公里马路,现在已经实现了四通八达;用牛粪、柴火做饭取暖成为了历史,家家户户通上了暖气。”

“不仅仅是村民生活变好了,村居‘两委’班子的工资也从1300元涨到了3500元。公益岗位工资从900多元涨到了2900元。”格桑卓嘎告诉记者,村居“两委”的换届或离职离岗的人员也全部纳入国家生活补贴范围。

格桑卓嘎骄傲地说,我们村是多民族居住的一个大家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享受着幸福生活。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结果。我们也懂得感恩和感激,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生活不忘共产党。有国才有家,我们要继续奔跑追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美丽西藏。请总书记放心!

采访末了,记者问格桑卓嘎,40年基层工作带给她怎样的感悟。沉思良久,她反问记者:“你知道村子为什么要改名吗?‘塔玛’在藏语里意为‘红旗’,村民把村名改为塔玛村,意愿就是:一心跟党走,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是那句话,只要踏踏实实为党和人民负责,成果肯定会有的!”

责任编辑:央宗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