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西藏新闻 正文
工布江达县达帕萨村党支部书记巴桑:用心呵护民族团结之花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6日 08:44    浏览:

“1996年的时候我在重庆当兵,当时语言不通,战友们主动教我学汉语写汉字。入伍第二年,我还生了一场大病。战友们轮流照顾我吃饭、吃药,正是这种战友情,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我心中扎了根。”说起过去当兵的经历,今年已经44岁的巴桑感慨良多。

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后,巴桑从一名普通的村民成长为村党支部书记。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把浓浓的战友情转化成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时刻牢记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巴桑的妻子赵玲是重庆人,他们在一次旅途中偶然相识。作为重庆“老乡”,两个人一见如故,随着接触不断深入,赵玲被巴桑的朴实、坦诚所打动,巴桑被赵玲勤奋、踏实的品质所吸引,两人感情日渐升温。得知赵玲离异并育有一子,巴桑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和赵玲走在了一起,组建了全村唯一一个民族团结家庭。

婚后,巴桑明白,只有家庭的团结才有社会的团结和民族的团结,他主动将赵玲生活在重庆老家年老体弱、无人照看的父母接到身边,积极学讲重庆话、学做重庆菜,悉心照料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让老人安享晚年。每年春节,巴桑还带着老人和妻子回重庆过年,看望亲戚朋友。巴桑、赵玲夫妻情深,他们用小家的和美幸福滋润着民族团结的种子生根发芽,谱写了一段佳话,村民们纷纷夸赞他们“是一对心心相印、互敬互爱的民族团结模范夫妻”。

74岁的贫困群众阿绕珍是看着巴桑长大的,他家里没有劳动力,还有一个有眼疾的女儿,生活十分拮据。巴桑把她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每年农忙时节,他主动帮助她们播种收割,自掏腰包帮她们改善生活,还让母女俩在村里经营的茶馆工作,让她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2017年,巴桑在维修自家房屋时结识了从四川绵阳来达帕萨村打工的刘春梦。今年,巴桑得知刘春梦因身体原因和家庭变故经济非常困难,他主动上门看望,拿出3000元钱为他交了房租,并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商量为刘春梦在农家乐安排了保安工作,月工资3500多元,管吃管住,65岁的刘春梦老人逢人便夸巴桑是党的好干部,也十分感谢达帕萨村的乡亲们。

巴桑和妻子在县城经营的火锅店把肯学愿学的藏族群众招到火锅店,手把手教他们调菜配料,教给他们烹饪技术、管理经营方法,引导他们自主创业就业,员工们对巴桑两口子毫不保留传授餐饮经验的无私做法,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呀咕嘟!”

2017年除夕,得知本村驻村工作队里的汉族队员不能回家过年,巴桑主动邀请他们到自己家过年,因为担心他们吃不惯藏式包子,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热腾腾的水饺,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这一件件点滴小事,勾勒出了藏汉一家亲的美丽画面。工布江达镇镇长索朗曲珍说,“每当镇里有民族团结活动时,巴桑都第一个参加,想尽办法帮忙,他是大家公认的‘好阿哒’。”(通讯员 张淑萍 记者 张猛 王珊 史金茹)

责任编辑:董秀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