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西藏新闻 正文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馆藏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通过验收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8日 08:17    浏览:

本网讯(记者 韩海兰)近日,自治区图书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馆藏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验收会在拉萨召开。会议特邀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数字化专家龙伟,并邀请西藏大学副教授群诺、边巴旺堆、才华、西热桑布等专家,对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馆藏古籍数字化项目进行了验收。

自治区图书馆馆藏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是我区第一个将藏文古籍文献实现真正意义数字化的项目。本着公共图书馆服务读者和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自治区图书馆从馆藏古籍文献中精选了166函藏族历代学者传记作为首次数字化的对象。这166函古籍共47000余页,通过运用非接触式古籍扫描设备,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古籍原件的影响。使用全文数字化技术,将古籍图像进行了OCR文本识别、自动纠错和不少于3次人工校对;数据制作完成后被装载入数据库,通过专用平台,实现古籍的浏览、检索、查询等功能。系统兼具古籍高清图像浏览和全文对照功能,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图像的防盗取保护,同时还可实现对古籍内容精确至每一个字的查询,检索结果实现高亮定位。系统响应速度快、展现方式和检索手段丰富,并根据十明学进行分类导航,具备藏汉双语界面,对于读者使用具有极大便利性。

与会专家和领导在听取了项目报告和观看功能演示后,均对该项目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此项目是我区古籍数字化建设中具有开创性的一项工作,既达到了对古籍文献原件和古籍数字资源的保护,也充分考虑了读者使用习惯、便利性等因素,实现了内容的全文检索,真正成为了藏文古籍展示、利用和传承的平台。同时,与会专家和领导也对进一步完善项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围绕古籍数字化技术方向、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自治区图书馆馆长次旦普赤表示,在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图书馆将以此项目为契机,与全区各大古籍研究和存藏单位同心协力,做好藏文古籍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继续更好地发扬传承蕴藏在古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何宝霞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