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西藏新闻 正文
西藏拉萨:转瞬即逝的“六重”日晕,你看到了吗?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西藏平台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23日 15:35    浏览:

3月22日,拉萨出现了日晕天象,在一些照片中,晕弧多达六重:从内到外,角半径为9°、20°、22°(外接晕)、24°、35°、46°(下侧弧)的日晕,由小到大环环相套,组成奇异的天空美景!这类日晕的学名为“锥晶多重切弧”,欧美科学家基于几十年的持续观测研究认为:这样的天象非常罕见,年均出现频率仅0.07次,换言之,相当于十几年才能遇到一次。但在我国的西藏,神奇的雪域高原,这样的罕见日晕似乎每年都会“如期而至”,这也许与西藏独特的地理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

2020.3.22 拉萨日晕--北郊 GelekChoe-1 小图.jpg

2020年3月22日,微博网友GelekChoe在拉萨北郊拍摄到的锥晶多重切弧。

2020.3.22 拉萨日晕 徐柯.jpg

2020年3月22日,徐柯(2017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拉萨市区拍摄到的锥晶多重切弧。

2020.3.2 拉萨日晕 刘俊涛.jpg

2020年3月22日,拉萨市区拍摄到的日晕。 西藏青年报社 刘俊涛 摄

2020.3.22 拉萨日晕 贾丹 小图.jpg

2020年3月22日,拉萨市区拍摄到的日晕。 西藏日报融媒体记者 贾丹 摄

2020.3.22 拉萨日晕解析 计云.jpg

科普博主计云制作的解析图

提起西藏,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纯净的空气和令人沉醉的蓝天白云。由于西藏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高空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冰晶,因而比较容易产生各类冰晕。科普博主计云介绍说,大气中主要存在三类冰晶:片晶、柱晶和锥晶,按出现的频率,片晶≈柱晶>锥晶。其中,锥晶由于具有片晶和柱晶所没有的斜面,且常拥有更多的棱面,因而能够允许光路以更多形式的折射路径通过冰晶,也就可以带来多种罕见而复杂的冰晕。

2019.4.17 纳木错日晕分析图--裁剪.jpg

2019年4月17日,在西藏纳木措拍摄到的锥晶多重切弧。 马涛 摄

工作、生活之余,不妨抬头看看天空,伸个懒腰,活动下颈椎,说不定见证下一个罕见天象的“锦鲤”就是你!最后,郑重提醒大家:日晕虽美,拍摄时请务必做好防护措施,保护好眼睛!(记者贾丹 通讯员计云 视频拍摄李向前)

责任编辑:董秀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