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昂仁县工商联组织下,昂仁县达局乡德康建筑工程施工队为帮玉村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了保暖被子、暖瓶、糌粑等价值3000元的生活物资。
施工队负责人普琼告诉记者:“我是受过党和国家的恩惠成长起来的,为贫困群众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企业回报社会的具体行动,是企业应尽的责任。今后,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帮助贫困户群众,为脱贫攻坚作出应有贡献。”
今年以来,我区各级工商联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立足企业自身优势和贫困地区资源禀赋,聚焦刚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重点,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因地、因企实施精准帮扶,进一步扩大“百企帮百村”行动的覆盖面和扶贫效能,实现村企共生、共建、共融、共赢。
持续推进产业扶贫
今年初,西藏府上府集团公司在萨嘎县加加镇达琼村开展了“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入股仪式。
该公司在前期调研摸底情况下,决定由总公司拿出10万元资金帮助达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这笔资金用于该村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合作社经营,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农牧民收入,使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98人直接受益。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注达琼村合作社的运行及发展,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效,增强造血功能,为促进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必要保障。
根据近年来民营企业产业扶贫工作经验,自治区工商联充分发挥企业家市场敏锐性,引导企业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西藏特色种养业,探索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产业扶贫形式,实现企业发展、群众脱贫。特别是探索支持贫困户以耕地、草场、林地流转,以及以订单收购原材料、将国家扶贫资金折资、以务工投劳方式等入股参与合作社,并鼓励支持由多个企业共同组建扶贫实体,进行专业精准扶贫。
积极开展公益扶贫
隆子县日当镇宗那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深入隆子县日当镇白卡堂村、才布村、日当村、扎村、沙琼村、加洛村、雪村、卡当村、玉白村等12个行政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向结对帮扶贫困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西藏山南唐杰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情系曲松县困难大学生资助活动;
西藏圣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结对帮扶的白朗县曲奴乡团结新村55户农牧民捐赠生活物资;
……
今年以来,我区各级工商联引导区内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考虑企业抗疫贡献,在避免企业重复捐赠的情况下,按照“自愿参与、量力而行”原则,捐赠解决一批群众生活急需物资,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
同时,与扶贫办系统建立“万企业帮万村”消费扶贫行动合作机制,开辟企业扶贫产品认证绿色通道,动员各方力量购买企业扶贫产品。
推进区内光彩事业发展,继续引导民营企业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捐款捐物、助学、助老、助残、助医等形式,改善结对村群众的生活条件。
突出抓好就业扶贫
噶尔县农业产业园2019年安置贫困群众就业71人,培训群众200余人,持续带动农牧民脱贫增收。
按照“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便、能干会干”的培训原则,对贫困人员开展集中培训。该产业园将教育培训后掌握一定技能具有一定条件的贫困人口录用到本企业就业,实现贫困群众靠技能脱贫、靠创业致富。
除此之外,我区民营企业用足用好自治区有关扶贫培训政策,以激发内力、自我脱贫为目标,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采取“企业+贫困人员”“企业+贫困人员+培训机构”等模式,对贫困群众开展技能培训。
同时,进一步突出就业扶贫。今年初,我区召开了全区民营企业助推西藏籍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宣传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政策。各民营企业积极行动,共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400余个就业岗位。
责任编辑:唐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