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系千万家庭幸福,关系财富创造、高质量发展。我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28102人,这些就业政策你应该了解——
高位推动出台政策
构建多元化就业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出台《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西藏高校毕业生稳就业若干举措的实施意见》《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公职岗位招录(招聘)实施办法(试行)》等,为促进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特别是今年,在战疫情、稳就业特殊时期,我区再次研究出台《西藏自治区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充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同时,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统筹谋划,制定《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规划》,建立完善部门衔接、资源共享、通力协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明确基本方向和目标举措。
至此,我区连续5年充实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措,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保障体系,构建高校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格局。
我区实行责任包干、结对帮扶,近1.79万名各级干部与应届高校毕业生结成就业帮扶对子,点对点开展就业服务,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自治区组派督导组分赴地市和有关县区,实地督促“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责任落实。目前,对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均明确了帮扶责任。
在各项就业政策的优势利导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备。我区人社、财政等部门对自治区及相关部门出台的25个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初步形成《西藏自治区就业资金使用细则》,对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业补贴、求职补贴、吸纳就业奖励等一系列的政策进行系统归集和充实完善。
在自治区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五举办的精品招聘会上,应聘者与招聘企业咨询“五险一金”等相关事宜。记者 孙文娟 摄
适应疫情形势
创新就业服务
学校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战场。
“随着毕业生即将离校,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推荐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区公职岗位招录结束后,毕业生在选择企业就业方面就会更加有定力和决心,希望公招考录、就业援藏以及乡村幼教、科技特派员等招录工作能够继续加速,为毕业生尽早就业、市场就业提供最佳的时机。”自治区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赵彦钟表示。
“截至6月19日10时,教育部就业平台录入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90.28%。今年我们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庄世宏说,该校以转变就业观念为突破口,主动联系8家中央企业落实毕业生就业岗位,积极推动区外就业,组织开展线上就业、创业指导系列讲座、网上招聘会,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机制。
不仅是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我区各高校都积极行动,应对疫情影响下的就业难题。
在2020年百日千万专项行动西藏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西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卓嘎正在填写企业的报名登记表,她说:“学校及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引导促进我们就业,相比而言,现场招聘会比学校招聘会选择更为丰富。希望自己尽快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西藏大学搭建平台广泛收集推送招聘岗位信息,推出“藏大战‘疫’·西藏大学就业‘24365’专项服务”,挖掘区内外用人单位需求,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优质就业岗位信息。通过自治区教育厅就业一体化平台,积极组织2020年毕业生春季网络招聘会;建成学校空中专场招聘会平台、网络双选会平台和远程面试系统,筹办2020年春季空中专场招聘会,承办中海油旗下8家下属单位援藏组团式招聘,为企业和学生搭建求职沟通桥梁。
西藏民族大学全面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精心打造“云就业、云招聘、云服务”矩阵,全面摸排毕业生就业情况、了解学生就业困难。全面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准确掌握毕业生信息,有针对性地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和就业能力。
西藏雪堆白技工学校的学生们在练习木刻技术。记者 孙文娟 摄
招聘展位前,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在填写个人信息。记者 孙文娟 摄
内挖潜力外拓渠道
多元开拓就业岗位
为适应当前疫情发展需要,我区大力推进网络招聘服务,改造升级招聘平台功能,人社厅、工商联、共青团等部门抓住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关键节点,坚持内挖潜力、外拓渠道,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西藏公共就业招聘网实现岗位信息全区共享,开设高校毕业生优质岗位招聘专区,截至记者发稿前,高校毕业生注册达到2.01万人、投递简历13.2万份,浏览次数433.24万人次。
自治区工商联主动作为,积极组织收集民营企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涵盖行政、财会、法学、人力资源、文秘、工商管理等,为我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推行“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开展岗位征集、信息发布、网络招聘会、就业指导、政策宣讲等线上服务。
同时,我区相关部门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收集,累计收集6.3万个岗位,积极收集工程建设领域、旅游产业领域等岗位,深挖基层就业岗位。
我区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区、市地、县(区)、乡镇(街道)四级直联互通,实时调度,并于4月1日正式启用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补贴系统。
近年来,我区坚持统筹区内和区外“两个市场”“两个资源”,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市场、面向区外、面向基层,多渠道就业。
各市(地)加强与援藏省市的沟通衔接,协调落实区外就业岗位,并组建工作专班,分赴对口援藏省市、企业开展专项对接和就业回访。
湖北省建立就业援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解决在推进西藏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和非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流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助力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
辽宁省印发《鼓励吸纳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在辽宁就业创业八条措施》,将辽宁省行政区域内高校毕业3年内离校未就业的西藏籍毕业生,纳入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范围,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中信集团专门面向西藏发布148个岗位需求,大力支持西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全心助力雪域高原的经济社会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以来,我区持续采取有力举措稳就业、包就业。特别是当前,2020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已进入冲刺阶段,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新形势,各地各部门也在开拓渠道、就业服务、加强指导等方面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