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走进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第一小学,操场上,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欢快地唱着《一个妈妈的女儿》。
桑珠孜区第一小学位于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日喀则博物馆山脚下,是日喀则建成的第一所学校。校园里漂亮的教学楼、民族团结主题走廊、塑胶跑道操场、现代化教学设备……让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学校洋溢着现代文化气息。
唱完歌,老师问:“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民族吗?”
“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
“那大家知道藏族有什么习俗吗?”
“喝青稞酒、吃糌粑……”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提问。
“我从西藏大学毕业后,就选择了留在西藏工作,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班里有藏汉通婚家庭的学生,也有本地的学生,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关系十分和睦。”桑珠孜区第一小学三年级二班班主任徐斯栋介绍说。
在桑珠孜区第一小学民族团结展览室,记者遇到了六年级学生次仁桑珠。他说,他的父亲来自山东,是汉族,母亲是藏族,学校里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同学,大家相处得很融洽。去年,他还获得学校“民族团结榜样”荣誉称号。
桑珠孜区第一小学德育主任洛桑卓玛告诉记者,学校一直都有开展民族团结活动的传统,2016年,学校加大了举办民族团结活动力度,今年还开办了民族团结展览室供师生参观。针对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和睦等综合表现,每个班设立学生评价体系,每个月进行一次评选,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主题班会、民族团结展览室、“每月之星”评比……桑珠孜区第一小学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民族大家庭,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各位同学,请看这边,这就是各民族分布图……”在桑珠孜区第一小学民族团结展览室,六年级三班学生米玛卓玛正在为参观展览室的同学进行解说。
“我有两个名字,汉族名字叫张亚玲,藏族名字叫米玛卓玛,我爸爸是贵州的,妈妈是日喀则的。”米玛卓玛有些羞涩地说,“我现在是一名民族团结解说员,通过学校举办的民族团结系列活动,让我体会到只有民族大团结,国家才会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满。”
责任编辑:龙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