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西藏新闻 正文
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梁咏:“火眼金睛”守国门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18日 09:06    浏览:

梁咏是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副队长,工作中,他勤于思索,勇于创新,因表现突出、成绩斐然,先后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1985年,梁咏出生在四川遂宁的一个军人家庭,爷爷和爸爸都是军人出身;2008年,大学毕业并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梁咏,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就业,但他却毅然选择参军入伍,来到了原西藏公安边防总队聂拉木边防检查站(现聂拉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工作;2016年8月,因工作需要,他被调到原西藏公安边防总队吉隆边防检查站(现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现任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副队长。

梁咏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从事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始终在执勤一线忙碌着。凭借着10余年的查验经验,他练就了一双准确识别不法分子和违禁品的“火眼金睛”。

2019年的“十一”国庆节期间,梁咏在口岸执勤,迎面走来一位尼泊尔籍中年男子,梁咏注意到这名旅客走路姿势有些奇怪,起初,他本以为这位旅客腿脚不便,当他准备对这名旅客的行李进行开箱查验时,发现旅客异常紧张,回答问题支支吾吾。

在梁咏的再次盘问下,他承认自己人体藏匿黄金制品非法入境的企图。随后,执勤人员将这名旅客带至附近医院进行CT扫描检查,结果在其腹腔直肠内发现了金属异物阴影,执勤人员迅速做好证据收集工作,并将这名旅客移交至海关缉私部门。

近年来,梁咏在边防检查工作中查获各类伪假证件、冒领证件和失效证件10余本,处理涉外事件20余起,为200余名特殊旅客开通绿色通道,业务水平和验放量均为全总站边防检查岗位前列。

当记者问他是如何做到快速辨别时,他说:“这条路没有捷径,只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加上实战经验,慢慢积累才能完成好任务。”

工作中的梁咏除了熟悉业务知识外,对旅客的服务也分外细心,总能快速帮助旅客解决“燃眉之急”。

2017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梁咏接到某旅行社的电话:“印度1名旅客在阿里旅行途中突发不适,现需要尽快出境,预计凌晨1点左右到达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接到预约通知后的梁咏,晚上11点就守在出入境大厅等候这位旅客,生怕耽误了旅客病情,结果因为路途遥远,这位旅客到达吉隆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7点。

就这样,梁咏在出入境大厅守候了一夜,但能帮助这位70多岁的老阿姨顺利办理通关手续,把她安全送出国门,梁咏感到非常欣慰。

工作中,梁咏还潜心研究国际执法合作相关内容,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学习国际执法合作知识,是中尼国际执法合作的资深“专家”。

2015年以来,梁咏协助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完成三期对尼外警培训;2016年,梁咏作为原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国际合作专家,受邀前往广西柳州开展经验交流,为越南外警培训班作专题授课;2017年,梁咏在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指导下,先后10余次开展对尼走访,积极与尼方沟通协调,最终成功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中尼边境执法合作(吉隆)特别联合指挥部。

在从事国际边境执法合作的10余年里,梁咏先后承办中尼双边各类会谈会晤100余场次,参与中尼友好活动近200场。

责任编辑:唐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