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致青春”,6月29日,西藏商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启动2020“经典诵读”主题公益活动。为了在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的基础上扩大诵读活动的覆盖面,今年的“经典诵读”主题公益活动特别策划了“云上读书会”环节。7月23日晚7时30分,第三期“云上读书会”开播,拉萨80后女诗人陌上千禾走进“云上读书会”直播间,分享她近十年的诗歌创作之路。
把痛苦视为创作养分 她执笔十载描摹心中的童话
陌上千禾在西藏生活21年,她热爱这里的一切。诗人都是多愁善感的,她寄情于田野间的小禾苗。2010年,她正式取笔名“陌上千禾”,开始诗歌创作 ,距今已经过去十年。目前,著有《醉心镜梦》《西藏·蓝色的隐喻》。对于陌上千禾来说,西藏是创作沃土,她的灵感都来自脚下这片热土。“我如今快四十岁了,但是活得依然像个孩子。没有童心,怎么作诗呢?”
说起创作的初衷,陌上千禾低头凝思:“因为生活中藏着太多苦难。”一次变故,陌上千禾经历了与至亲的生离死别。在黯淡无光的日子里,她拿起了笔,记录下自己的眼泪与哀伤。因为诗,病能治病;因为爱,命能生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重拾起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再一次伴着诗歌浴火重生。
刚开始,陌上千禾的诗作并不受重视,她以网络为载体,在字里行间寄托情意。后来,有了文字追随者,大家觉得不应该让这份美好被淹没。于是, 便帮陌上千禾四处投稿。谁也没想到,她的诗作受到了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的青睐,作品散见《星星》《绿风》《中国诗歌》《中国诗届》《诗歌月刊》等。
不讲究创作技巧 她更看重“功夫在诗外”
《西藏·蓝色的隐喻》是陌上千禾的第二本个人诗集,这个“隐喻”究竟是指什么呢?或许是“在西藏,遇见你就是遇见最好的自己”,或许是“西藏,我的第二个名字”。在这本诗集中,“林芝”和“雨”是经常被提及的两个意向。林芝是“西藏江南”,也是作者将青春奉献的地方,作者称林芝是“来了就不想家的地方”,是作者的心灵净土和慰藉;雨,适合倾听、适合流泪、适合表达难以言说的情感,雨,坦坦荡荡、明明白白,才会被作者如此偏爱,也像极了作者透明纯粹的性格。
《一片雪花撞开了一个春天》是陌上千禾众多诗作中的一首。那是一个初冬的傍晚,临下班时,她看到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下,突然她的心湖荡漾 ,觉得温暖,仿佛春天来临,便诞生了这首诗。“一个姿势 一点光线 会长出第三只眼”是另外一首诗《穿过流星中的一朵莲花》中的词句,这是她在繁复聆听歌曲《七朵莲花》时有感而作。“诗人要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对一株花、一杯水、一片雪花、一首歌曲都保持热情。我的诗歌不讲究创作技巧,‘功夫在诗外’。”陌上千禾说。
读书是为了找到自己 推荐阅读《诗经》等经典
周国平在《思想的星空》里说过: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二是为了消遣,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文字的精神世界里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作为一位年轻诗人,陌上千禾不仅热爱诗歌,她平时也阅读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汲取创作养分。她认为,人们读书是为了找到自己、安顿自己的心灵。在“云上读书会”直播间里,她向广大观众朋友推荐了三本经典书籍,分别是《诗经》《百年孤独》和《简·爱》。
下期预告
个人简介
7月24日19时30分,请继续关注“云上读书会”第四期,我们将迎来第四位嘉宾——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小太阳双语幼儿园老师张梅花,她将在直播间与大家聊一聊她和图书借阅的故事。
姓名张梅花,出生于1981年7月,河南省周口市,目前就职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小太阳双语幼儿园,在岗位上工作了八年。参加过西藏图书馆举办的《 阅读温暖人生》座谈会,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新闻下午茶》《今夜有约》,西藏卫视举办的《书香西藏》。
责任编辑:程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