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引人才、兴产业……近年来,贡觉县突出民生导向,狠抓发展稳定生态三件大事,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紧紧依托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抢抓时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金沙江畔再起欢歌。
“生命线”打通产业发展全身血脉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昌都市辖深度贫困的“三岩”片区,脱贫任务艰巨,该如何实现脱贫致富,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呢?
众所周知,昌都市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那么,如何将特有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便成为了昌都市各县(区)一直思考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都市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把“大文化”作为脱贫攻坚突破口,启动了多彩昌都特色文化强市战略,挖掘、开发、利用各类特色文化资源,构建文化产业扶贫行动框架,促进“大文化”与“大扶贫”战略深度融合,自此,各县(区)文化产业都取得了一定发展,然而贡觉县却仍受着一定的制约。
“死胡同”,这是以前人们对贡觉县的印象。没错,之前的贡觉县是一个“交通盲区”,东有金沙江高山峡谷阻隔,南北两端的川藏国道318和317线又擦肩而过……
封闭的交通导致了贡觉县群众观念落后、产业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缓慢等现象存在。
要致富,先修路。2017年初,贡芒公路改扩建工程建成,使贡觉县成为连接川藏国道318和317线的一个重要节点,“死胡同”被疏通,贡芒公路变成了贡觉县的“生命线”。
图为堤无玛艺术传承专业合作社中学徒学习藏香制作。扎巴旺青 摄
贡觉县的文化产业发展从此迎来了春天。
贡觉县看准时机顺势而为,及时调整部署,狠抓产业发展。贡觉县作为文化资源的集中地,发展文化产业便成了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好政策引来“金凤凰”筑巢安家
说到贡觉县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相皮乡桑珠荣村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一个村就有民族手工业孵化基地,在西藏已属罕见。
桑珠荣村本就是手工艺繁盛之地,具备了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考察、调研、商讨……民族手工业孵化基地最终在桑珠荣村落地。
图为堤无玛艺术传承专业合作社员工进行藏香制作。扎巴旺青 摄
“在外面有很多的发展机会,但我还是愿意回来传艺办企,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36岁的西绕尼玛出生于桑珠荣村,师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勉唐派唐卡大师丹巴绕旦,2013年获“西藏自治区一级唐卡画师”称号,2017年获“西藏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在拉萨还成立了“西藏古今唐卡文化研究中心”,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脱贫攻坚在家乡深入开展,西绕尼玛在家人劝说和政府感召下回到桑珠荣成立堤无玛艺术传承专业合作社,并入驻民族手工业孵化基地。
当然,除了建设家乡这个原因,更多的合作社和企业还是被优厚的扶持政策和便利的创业环境吸引而来,如提供舒适的办公场所;贡觉县扶贫办为所有入驻的合作社和企业提供了约20万元的资金扶持;政府牵线担保,为一部分潜力股企业分别低息贷款100万元……
图为堤无玛艺术传承专业合作社中学徒绘制唐卡。扎巴旺青 摄
截至目前,民族手工业孵化基地共吸纳特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3家,主要为桑珠荣康桑珠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桑珠利众藏药加工、康勒桥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夏如村藏式帐篷加工、堤无玛艺术传承等。
为扩大经营,民族手工业孵化基地整合相皮乡各村特色手工业资源,形成了“特色产品+农产品+藏药产品+民族产品+手工业”齐抓共管的发展模式。
乡土人才“扛大旗” 助力脱贫攻坚
面对贡觉县如此良好的创业环境,乡土人才和返乡青年逐渐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唱起了主角、扛起了大旗。
说起乡土人才,相皮乡麦东村的赤列朗加首屈一指。
初见赤列朗加,定会被他身上浓厚的康巴汉子气息所吸引,留着长长的发辫,穿着传统的藏装,扛把锄头下地归来,是个朴实的农牧民,但他却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2018年2 月,凭借多年勤劳所得,赤列朗加与村里群众共同投资 50 万元创办了朗龙卓玛合作社,主要从事藏香包及哈达制作。
出生在“三岩”片区罗麦乡的扎西杰是典型的返乡青年。“不少跟我同龄的年轻人身处‘三岩’穷乡僻壤,又无一技之长,整天无所事事。”2005年,他抱着“一辈子在大山里没前途、要出去闯一闯”的念头到成都学习青铜造像制作技艺。学成归来后,扎西杰成立了贡觉县东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像赤列朗加和扎西杰这样的优秀的乡土人才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创办合作社或企业,为贡觉县文化市场增添了更多的活力。
据介绍,贡觉县近年来共扶持特色民族手工艺合作社33家,发放扶持资金682万元。同时,还建立了贡觉县民族特色手工技艺传承园,与贡觉县民族手工业孵化基地共同形成了“两个园区”的产业格局。
风起正当航海时。贡觉县做好规划定位,在传承传统特色文化手工艺的同时发展文化产业,将特色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形成产业链条,带动了更多农牧民群众从事特色产业加工,让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增收致富,带动了全县经济发展,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推进按下了“快进键”。
贡觉县的成功蜕变只是西藏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站在新的起点,贡觉县将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迈出新的步伐。
(记者 刘金鹏 胡荣国 扎巴旺青 陈志强 朱杉 周婷婷)
责任编辑:刘金鹏
上一篇:
吉塘:“安逸美丽之坝”的蝶变下一篇:
他们用这样的方式传承牧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