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西藏新闻 正文
从扶贫村到示范村,看这位藏族帅锅如何“愚公移山”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19日 18:13    浏览:

“说心里话,这个干部没得说,很能干很实在!”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达瓦江村大叔对于雪东村选派支部书记尼玛江村的肯定。

雪东村位于西藏昌都市察雅县烟多镇,作为一个整村搬迁的新村落,虽然现在政府把水、电、路、讯、宽带网络、邮政等都通了,但如何打通村民的致富路就成为了尼玛江村一个不小的挑战。

尼玛江村是昌都市交通运输局的一名干部,2013年初选被派到雪东村当支部书记。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今,24次村支部会议的召开,数不清的走村进户让尼玛江村摸清了村情民意,他和党支部其他成员一起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雪东村三年发展规划》。“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了好的目标和措施,尼玛江村就积极行动了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尼玛江村将村民送给自己的石磨糌粑带给父亲品尝,父亲直呼好吃极了。既然能让一个吃了几十年糌粑的老食客大加赞赏,为什么不能尝试让这个石磨糌粑走向市场呢?这样一个想法出现在尼玛江村头脑里。但村民会支持自己吗?资金从哪儿来?厂房怎么办?一系列问题抛向了他……

出乎意料的是,在村民大会上,乡亲们一致同意尼玛江村开石磨青稞加工厂,并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看到村民这样支持自己,尼玛江村下定决心要将这件事办好!经过东拼西凑筹得18万元资金后,尼玛江村在村委会的一间房屋内建起了石磨青稞加工厂。为了让生产的糌粑卖得好,他不仅自己设计包装袋还跑到外地进行推广。

“上天不负苦心人”,现在加工厂不仅一年能实现利润3万多元,还让村里的贫困户有了就业机会。既然这个路子可以走,为什么不想办法让更多的村民尝到甜头呢?在村里有的村民绘画很好,尼玛江村便组织他们到村办的惠民家具厂为家具绘制图案。这样不仅可以让村民一天收入150元,还能让家具厂的产品更富特色。

如今,经过他的努力,雪东村7个经济实体先后成立。累积实现增收90余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1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实现15万元以上。此外,他们还积极协调争取资金近270万元,为村里实施了农村公路、桥、水渠、水塘、苹果核桃经济林种植、惠农农机具发放等一系列惠民项目。

而将雪东村从当初的“整体搬迁扶贫村”打造为如今各项工作“标杆示范村”的他,在即将离任之际对西西说:“能让村民致富,付出再多都值得!并且村民对于我的信任和鼓励,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前进的动力!”

责任编辑:措珍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