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阿里新闻 正文
画好“同心圆” 唱响“主旋律” ——阿里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纷呈
文章来源:天上阿里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01日 18:42    浏览:

崖立如屏,峰耸如剑,雄浑的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纵横交错,形成了阿里这片“世界屋脊的屋脊”。

高天厚土之间,一场场精彩生动的理论政策学习宣讲补足了干部群众精神之“钙”;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让群众乐享其中;一个个鼓舞人心的阿里故事被广泛传颂;一次次紧扣中心的主题宣讲吹响了新征程的强劲号角……

2018年,阿里地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阿里地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守正创新,奏响时代主旋律,传递强劲正能量,激励全地区人民团结奋进、砥砺前行,为阿里地区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稳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力的舆论支持和丰润的文化滋养。

构筑精神高地,画好理想信念“同心圆”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2018年,阿里地区始终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在全区率先开展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活动,同时持续深入推动“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让藏西高原成为精神高地、思想沃土。

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活动中,阿里地区成立了由地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8个宣讲团、4个督导组和1个办公室,形成了地委统筹抓总、宣传部门主抓、部门整体联动、党员干部全体参与的格局。

活动中,阿里地区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学、聘请专家指导学、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开展活动交流学、个人业余时间学,切实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去年,阿里地区征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2.2万册,印发藏汉双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经典名句口袋书》1.2万册,分发“平语近人”学习光盘2000套,阿里地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31次,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组织学习2300场次,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辅导、交流研讨50余场次,地县级领导深入联系点宣讲672场次,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讲党课328场次。

与此同时,在阿里的田间地头、牧场帐篷、工厂企业、寺庙拉康、校园课堂等地,一场场“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让跟党走、勤致富,促团结、要稳定,学科学、争先进,爱生活、建家园的文明新风劲吹阿里。

一年来,阿里地区组建了由专家、干部、农牧民、教师、僧尼、工人、典型人物、文艺工作者、大学生组成的各类宣讲团388个;制作大型宣传牌、宣传栏685个,悬挂横幅、墙体喷绘2.2万余条,发放学习资料12.5万余册,发放宣传单1.5万余份;阿里地区各级媒体共刊播相关新闻1480篇。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干事创业“加油站”

1950年10月,李狄三率领进藏先遣连徒步长途跋涉,以坚强的革命毅力到达阿里“扎麻芒堡”。从那一刻起,以“先遣连精神”为代表的“红色基因”便在阿里大地上代代流传、绵延不息。

如今,先遣连遗址、阿里分工委旧址等众多红色文化历史遗迹,已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库”“加油站”。去年,仅阿里地委组织部就选派15批800余名党员干部分赴全地区各处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锻炼,让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磨炼意志、砥砺品质。

2018年,阿里地区大力实施改则县先遣连遗址和噶尔县阿里分工委旧址修复工程。目前,改则县先遣连遗址(纪念碑和纪念馆)修复工程已完成纪念馆土建、纪念碑维修、战壕和岗哨修复等基础性工作,起草了先遣连纪念馆展陈大纲,力争2019年7月份正式开馆。噶尔县阿里分工委旧址修复工程已完成可行性报告、项目概算、初步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抓紧施工中,预计2019年7月完成。同时,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搜集图片、音视频资料和先遣连战士曾经使用过的物品,在全社会广泛动员干部群众捐献历史实物、文献资料等,为革命红色遗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厚植文明沃土,踏上文化惠民“快车道”

数千年的时光在阿里这片土地上缓缓流淌,孕育了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象雄文明、苯教文化、古格王朝,都在藏西高原留下了悠久的历史遗迹、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阿里地区专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收集整理完善阿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包括落琴·仁青桑布古尔鲁等在内的1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整理保护。截至目前,阿里地区已获批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7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48个县级非遗项目。

去年,阿里地区深入实施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建设县级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居)文化活动室、农(牧)家书屋、寺庙书屋、党建活动室等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开展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理论宣传、政策普及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落实村(居)文体活动补助经费300万元,支持有条件的村(居)发展文艺骨干和文艺演出队伍,鼓励各村(居)紧密结合节假日、纪念日等节点,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拔河、赛马、抱石头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累计开展文化体育民俗活动260场次,参与群众近10万人次。落实象雄艺术团演出补助经费85万元,新创作文艺节目10余个,累计下基层演出17场。投入3.7万元,精心策划、认真实施,举办阿里地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摄影展,展出图片近100幅,连续免费展出十余天,观展人数6800余人次,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阿里地区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强化宣传引导,奏响发展稳定“主旋律”

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坐拥厚重文化底蕴的阿里,从来不缺乏激昂向上、催人奋进的美好故事和丰富元素。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浏览网页,人们会发现,在2018年阿里地区的新闻宣传阵地上,始终有一面旗帜引领方向,有一幅画面温暖人心,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阿里地区注重综合运用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等方式,推进主流思想舆论引导,持续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年,围绕亮点工作和全地区重大宣传主题,阿里地区促进地方媒体与中央、自治区媒体相互呼应,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协调联动,着力构建“大宣传”格局,有效扩大了传播效应,形成了宣传“大合唱”的良好效果。

为有效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阿里地区精心构建藏汉媒体矩阵。《阿里报》藏、汉文版均出刊40期,免费向农牧区群众赠送藏文报4800份,投资180万元的移动新媒体APP成功进入测试阶段。阿里地区广播电视台坚持以“新闻立台、专题强台、制度建台、合力兴台”为抓手,电视节目质量明显改善,广播节目成功开播,“西藏阿里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关注量稳步提升。“狮泉河畔”藏语微信公众号刊载稿件1400条,藏文推送总量达20万字。“天上阿里”微信公众号积极推出图文、摄影、微视频、H5等一系列具有亲和力、吸引力的网络文化产品,网络传播影响力排名进入自治区前列。

强有力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滋养培育了阿里发展的软实力、新动力。沐浴着2019年的春风,阿里地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正以更加饱满的激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更强劲、更持久的力量,让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迈出更坚定、更一致的步伐,以更加优异的成绩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