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阿里新闻 正文
阿里地区气象工作谱写新篇章
文章来源:地区气象局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6日 11:22    浏览:

在阿里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阿里地区气象局立足行业职责,发挥行业优势,牢固树立“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开放合作”工作思路,坚持“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服务决策”工作理念,为深入推进全地区稳定、发展、生态“三件大事”保驾护航。

依托科技,强化支撑。依托现有26个地面(高空)气象监测站、三套北斗卫星传输系统组成“地基、空基、天基”气象监测系统。依托风云三号卫星,扎实开展阿里地区积雪、水体、冰川遥感监测。2019年将建成19个乡镇地面天气站,实现全地区乡镇气象站全覆盖。生态气象监测、边境气象监测、道路实景监控、积雪实景监控、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建设扎实推进。基于CIMISS的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物联网系统、气象信息网络技术和气象装备保障能力不断巩固提升。

一键发布,全网覆盖。长期致力于气象公益事业,努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主动协商电信、移动、联通、电视台等单位建立气象信息“绿色通道”,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广播、电视等渠道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难题,依托公服平台、Micaps系统实现气象信息一键发布,全网覆盖。电视天气预报收视率达93%以上。“冈底斯气象”关注人数达3500余人,短信接收2800余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85%以上。

准确预警,积极防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从“降低灾害损失”向“降低灾害风险”转变。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坚持“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的思路,及时发布春运出行、安全生产、塔尔钦佛事活动、象雄文化旅游节、防汛抗旱、风雪灾害等专题预报。近年来,阿里地区气温预报准确率在89%以上,过程预报准确率达94%以上,通过准确预警预报,主动为地委、行署决策提供依据。

主动干预,成效显著。2018年,阿里地区气象防灾减灾指挥部发布天气消息 23期、暴雪黄色预警2期、道路结冰预警1期、重要气象预报10期、决策服务6期。针对少雨高温,狮泉河电站水库水位一再触底,严重影响阿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为缓解旱情,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增雨约10mm,有效缓解了我地区旱情。2019年年初,针对降水频繁,间隔时间短、强度大的实际,及时发布藏汉双语预警信号10期,做到提前3天准确预报灾害性天气。

精准扶贫,助力发展。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精准扶贫主体责任,安排4名干部进驻革吉县亚热乡却臧村开展驻村工作,扎实落实驻村工作队和党员帮扶责任,结对帮扶18户77人。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脱贫计划,在理清发展思路、寻找致富门路、解决实际困难、强化产业建设方面下功夫,为推动全地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鼓劲助力。主动与昆沙机场达成专线资料共享通道协议,形成重要天气过程会商机制;为普兰支线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气象观测分析和气象预报服务。

自我加压,提升能力。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始终坚持气象为“三农”服务不动摇,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公服平台、综合管理平台、以及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信息员培训力度,充分发挥“气象局+乡镇信息服务站+气象信息员”模式的机制优势,夯实气象工作基础。主动致力于气象科普工作,提升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加强信息对外发布工作,充分融合民族文化,制作科普挂图、唐卡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科普产品,联合建设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推进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常态化。

主动作为,推动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完成地委、行署交办的各项气象服务工作,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未雨绸缪推动工作。一是继续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军民融合领域气象保障服务。强化推进自然灾害实时监测、分析和评估;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等重大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根据今年天气预判情况,结合6至9月阿里地区抗旱形势较为严峻的实际,主动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能力建设,提升生态服务型人工增雨(雪)作业水平,全力保障农作物种植、防沙治沙、蓄水发电、人工种草区域抗灾用水需求。三是紧紧围绕“精准扶贫”重大战略,加强对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气象灾害防御方面的气象服务与科普宣传,发挥行业优势,做好重大活动、重大决策等各类气象服务工作。四是主动加强同水利、林草、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旅游发展等部门的信息共享、联合会商、应急联动力度和频次,全力做好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趋势监测预测及影响预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