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阿里新闻 正文
重磅!阿里地区成功申报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区
文章来源:天上阿里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31日 21:59    浏览:

近年来,阿里地委、行署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从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六大体系综合施策、系统布局、精准发力,着力推进美丽阿里建设,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18、2019年连续两年荣获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优秀等次,2020年成功申报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区,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着力构建安全高效的生态空间体系

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着力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合理划分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加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监管,做到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积极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合理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科学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空间管控依据。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梳理各类规划、重大项目用地等需求,确保红线既划定合理、又符合实际。经初步审核,全地区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6.76万平方公里,占全地区国土面积的48.58%。

着力构建绿色富民的生态经济体系

做大高原特色农牧业,先后建成昆莎乡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噶尔县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等11个产业园(生产基地)。积极发展藏西北绒山羊产业,培育打造优质绒山羊产业经济带。培育狮泉河镇绿色产业聚集区,不断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和整体功能。积极扶持藏医药产业发展,打造阿里藏药品牌。做强生态旅游业,着眼培育“游第三极峽谷、品古象雄文化”等旅游品牌。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资源。强化能源、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年度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十三五”能源增量目标内,能源“双控”考核工作连续3年在全区名列前茅。

着力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安全体系

一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推进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完成全地区28座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完成全地区燃煤锅炉整治改造工作。扎实开展“碧水”保卫战,全地区2170条村级以上河湖实现区、地、县、乡、村五级河湖长全覆盖,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行动,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全面开展“净土”保卫战,七县垃圾填埋场和医废处置中心基本实现规范稳定运行,2020年前三季度规范转运处置危险废物156.62吨,化肥农药保持零增长。2020年全地区主要河流、湖泊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主要城镇环境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护良好,阿里地区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二是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投入1.04亿元实施19处历史遗留砂金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2017年以来累计投资2.57亿元实施以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为主的生态工程,全地区海拔4300米以下“无树村、无树户”消除工作全部完成。三是严格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实施洞措、扎日南木措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与恢复工程及玛旁雍措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项目,不断完善保护设施。扎实开展自然保护区管护体制改革,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37个管护站,培训上岗390名管护人员。扎实开展“绿盾”系列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2020年完成13个点位的现场核查和整改落实工作。

着力构建绿色宜居的生态生活体系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地区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100%,6县县城综合管廊、给排水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狮泉河镇污水处理厂实现稳定正常运行,除噶尔县外的6县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七县生活垃圾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目标。有序推进极高海拔生态搬迁,计划分批次、分阶段对措勤、改则、革吉、日土4县10乡37村4013户15926人进行搬迁,加强迁入地居民房屋、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改善教育教学条件,积极构建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险征缴率等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鼓励居民养成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着力构建严格严密的生态制度体系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实施《阿里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准确定位各级党委、政府和行业部门及企业的环境保护职责。二是严肃考核问责。地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生态环保考核奖励资金210万元,从严从实对各县各部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格环境监管。严格执行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制度,加强项目前置审查和生态环境源头管控,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截止2020年9月底开展执法检查90余次,下达整改通知书11份,实施行政处罚15起、罚款金额22.698万元。四是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实施《阿里地区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阿里地区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等10个制度机制,严肃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着力积极构建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

积极构建现代生态文化,以“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品牌为引领,大力推动生态文化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43个,寺庙书屋58个,乡镇文化站37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6%。采取党校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宣传相结合等手段,多渠道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培训生态文化,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让公众在共建共享中获得成就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