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145/100mmHg、有胎盘早剥症状表现……9月25日,来自改则县古姆乡,妊娠34周的索南卓玛经过6小时、480公里紧急转院抵达地区人民医院。
“当时情况特别紧急,孕妇有严重的妊高症,一旦拖延出现失血过多,将会对产妇和胎儿造成不可逆的影响。”通过医院“绿色通道”,索南卓玛立即被安排入院抢救,随后再交款办手续。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罗蒙告诉记者,高危妊娠孕产妇进入“绿色通道”后,产、内、儿等有关科室都将优先提供快捷服务,经过紧急制定治疗方案,入院第二日医院为产妇安排了剖宫产手术,如今母女平安。
据了解,由于受观念、习俗以及交通等因素影响,一段时间以来,偏远地区农牧民孕产妇多数不会到医院分娩,而是由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助产士接生,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我地区有序开展“两降一升”工作,有效降低了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关键数据逐年得到改善,有效保障了母婴安全,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我地区发挥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自身优势,指导各县医院培训急危重症孕产妇规范化救治、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利用网络通信手段加强业务联系,对高危孕产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教育宣讲、免费诊疗、免费体检等措施,及时发现常规性疾病。提高农牧民女性群众对妇科疾病的认知与自我初步判断能力。
农业户口住院分娩孕产妇及护送人员在享受农牧区医疗制度报销补偿优惠政策的同时,还可享受一次性住院分娩产妇生活补助和提前待产补助。自2016年开始,我地区将住院分娩孕产妇一次性奖励标准提高到1000元,其中中央补助400元、自治区财政补助600元,农牧民孕产妇、家属及村医分别都有每日补助。
9月30日,地区人民医院4楼妇产科病房里,罗拉正在悉心照顾待产的妻子,扶起喝水、盖好被子,动作温柔。
“我们从改则县过来的,这里医疗条件好、医生负责,全家人特别期待孩子出生。”罗拉介绍,现在住院后,可以先治疗,出院再结账,最后报销时还有补助,打心底儿里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通过补贴政策,逐年提高农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肖宇介绍,2020年共落实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奖励补助资金264万元,有效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69.5/10万、婴幼儿死亡率降低至6.9‰。今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有效提升了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此外,在妇幼保健方面,我地区通过扎实推进城乡居民暨在编僧尼免费健康体检和妇女“两癌”筛查等工作,确保妇女儿童健康指标持续提升,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为健康阿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
点赞!“十一”我地区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下一篇:
段海在噶尔县、日土县、札达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