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阿里新闻 正文
阿里地区以实施“四化”工程为抓手 持续激发党建品牌创建新活力
文章来源:天上阿里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7日 20:34    浏览:

阿里地区牢牢把握“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品牌提质增效年工作总基调,以实施“四化工程”为抓手,推动品牌为党建服务、品牌为党建助力、品牌为党建增效,切实以品牌创建工作推动党的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红色内涵再实化工程

紧紧围绕“寻根·筑魂”主题,着力在挖掘红色资源、建强红色堡垒、汲取红色力量上下功夫,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红色内涵中迸发出内在动力、干事热情。组织开展“五进”活动459场次,大力实施“三个一批”项目,推出“藏西先锋—稳定发展生态强边”、“边境党建—五共五固军地结对共建”专题纪录片,依托“1+9+N”红色教育基地,稳步推进改则县先遣乡扎布村红色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打造革吉直属库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进藏先遣连纪念馆2个网上3D及360度全景展厅,设立地、县、乡三级便民服务中心红色休闲室、红色读书阅览厅、红色文化长廊,打造雪域边关红色文化长廊及边境党建主题红色文化广场、边境党建文化驿站、边防红色哨所、边境国门书屋、边境支边支前工作站等20个,利用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学孔繁森精神、做孔繁森式好干部”“重走先遣路、弘扬阿里魂”等活动335场次,组织党员干部到分工委旧址、孔繁森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3586人次,让红色精神融入血液、净化灵魂、锤炼思想,着力彰显党员干部红色本色和先锋形象。

二、实施组织建设再硬化工程

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推进基层党组织提升、晋位升级、机制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举措,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按照“规范设置、凸显功能、树立形象”的原则,打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整改提升样板工程1个,以每村投入4万元,不低于15万元的标准,用于14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存在问题整改提升。持续深化“十村示范、百村提标”“机关引领、行业规范、新兴拔萃”工程,大力实施“一支部一特色”举措,巩固提升“十三个第一村”创建成果经验,打造寺管会党组织标准化15个、智慧党建示范点1个、高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基层党组织示范点10个、生态文明建设基层党组织示范点10个、固边兴边富民基层党组织示范点10个、民族团结进步基层党组织示范点10个。坚持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重点,制定党内政治生活年度计划信息表,实行警示提醒工作机制,编制《阿里地区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记录本》,开展“九个一”活动1300余场次,确保党内政治生活开展及时、规范、有序。

三、实施先锋形象再强化工程

坚持以强化党员干部红色本色和先锋形象为重点,大力实施党员示范引领、教育培训、实践服务举措,推动党员干部提质塑能、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建功立业。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宣传“九进”活动326场次,大力实施“学典型、学经验、学做法”举措,以县域为单位开展“先锋支部”“先锋岗位”“先锋标兵”评选活动800余场次,着重在各领域中挖掘一批素质优良、带头实干、实绩突出的先进典型模范,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担当作为。围绕“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目标,制定《党支部党员“十星”评定管理办法》,建立党员重点工作任务月评机制,在康乐新居社区、加木村等村(社区)开展党员“十星”评定管理工作100余场次,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实施红色效益再深化工程

聚焦“四件大事”、实现“四个确保”,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做到“四个走在前列”的目标,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富民强边、民族团结“同频共振、融合发展”。聚焦“夯实固边堡垒·争做守边先锋”边境党建品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广“‘支部+公司+协会(合作社)+农牧户’+‘书记带头、工作队帮扶、党员示范、专干帮办’”模式,因地制宜整合县域资源,创建特色产业品牌18个,申报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40个。聚焦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以“军地六联”为抓手,以重点领域、重点方向、重点人员为突破口,组建人员稳定、专兼结合的护边巡边队伍54支670人,应急突击队29支372人,民兵队伍23支512人,便民服务队19支193人,联合开展抵边巡逻、维稳执勤、医疗救助活动74场次。聚焦“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学讲少数民族语言、学写少数民族文字、学唱少数民族歌曲、学跳少数民族舞蹈的“四学”活动87场次2600余人次,推动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