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阿里新闻 正文
阿里地区召开2022年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文章来源:网信阿里微信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9日 20:21    浏览:

undefined

8月18日,阿里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阿里地区2022年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杨海中(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阿里地区2022年第九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邀请了阿里地区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肖宇,地委统战部四级调研员洛桑群培,地区人民医院院长陈晨3位同志,介绍阿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西藏日报社、西藏广播电视台、阿里地区融媒体中心。

首先,请肖宇同志通报阿里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

肖宇(新闻发言人):

8月17日0时至24时,全地区累计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3例,分布在噶尔县、普兰县、革吉县、日土县、措勤县、改则县。8月18日0时至14时,全地区累计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分布在噶尔县、普兰县。

截至目前,全地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416例;现已累计解除医学隔离观察和诊疗出院12例;现有高风险地区3个,中风险地区9个。

杨海中(主持人):下面是媒体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围绕今天发布会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报所属新闻机构。

阿里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

据了解我地区第一个方舱医院于今天投入使用,请问目前情况如何?

肖宇(新闻发言人):

今天,阿里地区象雄方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这座方舱医院由阿里地区体育馆改建而成,配置床位150个,设置了病房区、妇女儿童区、储备区等,配置了呼吸器、除颤仪、无创高流量呼吸机、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抢救车等设备,整体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能力。通过该方舱医院,我们将实现对确诊的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并开展疾病宣教和心理疏导,实现感染源控制,防止病情加重。

该方舱医院交由陕西省援助医疗队代管,目前37名医护人员已全部进驻,正有序开展工作。

西藏日报驻阿记者站记者提问:

请问疫情发生以来,我地区对维护宗教领域正常秩序采取了哪些措施?

洛桑群培(新闻发言人):

自疫情发生以来,阿里地区统战民宗部门高度重视、快速反应、迅速行动,不断强化宗教领域思想引导,强化疫情防控组织领导、防控具体措施,全面提升宗教领域人士及信教群众的疫情防控意识。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通过深入的宣传教育,广大僧尼对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均有了更深认识,能够清楚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危害性,理解和支持党委、政府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自觉主动服从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目前全地区宗教领域平稳有序,僧尼情绪稳定。

二是及时开展健康监测。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累计对全地区寺庙僧尼、寺管干部、驻寺民警等开展核酸检测2887人次、抗原检测1527人次,截至目前未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

三是全面落实宗教领域防控措施。全地区75座寺庙拉康和4个宗教活动点严格执行“三个暂停”措施(暂停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暂停举办聚集性宗教活动、暂停寺庙僧尼请假外出),严格寺庙静默管理,严防聚集、脱管、交叉、扩散等情况。印发《阿里地区宗教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倡议书》,引导僧尼不聚集、少串门,做好个人防护。

西藏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请问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哪些常见误区,应如何避免?

陈晨(新闻发言人):

我从三个方面介绍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误区

误区1:奥密克戎就是“大号流感”,不用担心。

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奥密克戎是一种危险的病毒,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感染者可能出现该病的各种症状,从无症状感染到重症甚至死亡,有基础疾病、高龄、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在感染后症状表现可能较为严重,会对肾脏等脏器造成损害。

误区2:打了疫苗就不用戴口罩,不用注意防护了。

接种疫苗能降低人们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减少重症和死亡,但不能100%保证不感染。即使接种了疫苗,也要保持戴口罩的好习惯,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空气流通相对较差的场所,更要规范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等防护措施。

误区3: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就够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特别说明,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

二、佩戴使用口罩的误区

误区1:一个口罩最少可以戴一天。

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

误区2:口罩随便戴就能有防护效果。

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遮住口鼻和下巴,并根据鼻梁形状调整鼻夹和挂绳松紧度,确保做到“严密合”。戴口罩期间如果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可以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透气。在密闭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误区3:口罩随便放哪里都行。

携带备用口罩时,建议携带一个存放袋进行保存;临时摘下口罩后应将其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口罩被污染。如果手边没有合适的口罩收纳工具,可以取2张干净纸巾,放在口罩两面,然后将口罩对折后再对折,并用其挂耳扎紧。

三、消毒误区

误区1:过度消毒可以代替日常清洁。

家庭防护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如果所在小区无新冠病例,家中没有外人到访,那么做好日常清洁即可,无需每天都消毒。

误区2:消毒剂浓度高一些能够更好消毒。

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都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市面上销售的消毒剂应该按照说明书标签进行稀释后再使用,消毒使用酒精应选用75%浓度的酒精。强效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造成刺激,甚至有可能引发器官、组织受损。

误区3:使用免洗手消毒液就可以不用洗手了。

免洗手消毒液含有杀菌成分,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但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

误区4:不同类型消毒剂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极易产生化学反应。比如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会产生氯气,刺激并损坏呼吸道,当浓度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则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咽喉、呼吸道和肺部,从而引发中毒。

误区5:消毒剂放在哪里都可以。

化学消毒剂多属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物品,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应放置于避光避热的阴凉处,确保儿童不易触及。

杨海中(主持人):

今天的提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和记者,后续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新信息我们也将及时发布,欢迎大家关注。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