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蓝色链接观看视频)
https://mp.weixin.qq.com/s/IhsQkXNcf5Yk7hsPIj4iKA
7月18日至22日,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旦巴旺久带队来到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就学习贯彻落实王君正书记在阿里考察调研时的系列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情况,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牧民增收和疫情防控等工作情况进行调研。
旦巴旺久在革吉县干部职工周转房项目建设点了解工程推进情况。记者王娇娇 摄
旦巴旺久在革吉县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便利店了解商品盐羊古道热敷盐袋销售情况。记者王娇娇 摄
在革吉县发展改革委,旦巴旺久仔细查看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台账、详细了解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刻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他强调,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要把项目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用战略的眼光谋划推进项目建设,做到计划走在立项前、工作做在开工前、服务走在需要前、措施做在落实前,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有活力、未来有潜力。
旦巴旺久在措勤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农牧民增收情况。记者王娇娇 摄
旦巴旺久在措勤县人工草地了解牧草品种及产量等情况。记者王娇娇 摄
在调研中,旦巴旺久充分肯定了措勤县农牧民转移就业促增收工作。他指出,农牧民增收是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近年来,阿里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在持续缩小,但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仍然存在,关键在于全方位增加农牧民收入。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落实积极就业政策,落实农牧民增收领导负责制,建立健全农牧民富裕劳动力动态管理机制,实时掌握劳动力存量底数,科学有序组织农牧民外出务工,形成农牧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
旦巴旺久在改则县召开现场会。记者王娇娇 摄
在改则县乡村振兴局,旦巴旺久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农牧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点战略举措。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找准职责定位、明确工作方位,深刻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工作重心转换,全面履行好职责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工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中看问题,找准本职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位置,增强工作合力,做到全局发展中找准坐标,把握主动权。
旦巴旺久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贯彻落实好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王君正书记在阿里考察调研时的系列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地委扩大会议上段海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四件大事”“四个确保”,聚力“四个创建” “四个走在前列”,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要求,深刻把握项目是点、产业是线、经济是面的关系,聚焦农牧民增收这个根本,落实“12114”工作思路,以稳定发展生态强边的实际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要坚持目标导向,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深刻把握我地区仍是投资拉动型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对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各县要高度重视扩大有效投资,把稳投资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坚持目标导向科学测算五大经济指标,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以落实“十四五”规划为纲,既要用好中央政策、发挥专项债券投资拉动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吸引和撬动更多社会投资,组织好专业规划、技术人员精准选好项目、做好项目储备,定期研究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问题,明确建设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类项目按时序高效推进,做到招商项目抓谋划、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问题项目抓整改、投产项目抓效益。
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定不移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积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群众能干会干的短平快富民产业,让群众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就业融入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要坚持稳粮、兴牧、强特色,引进和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化种植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加大良种、良法研究推广力度,优化畜群结构,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发展之路,推动传统农牧业提质增效,提高出栏率、商品率,释放出更多劳动力。要坚持立草为业、草业先行,强化草原生态植被研究、利用、开发、保护,支持发展高产优质牧草种植,确保人工饲草种植面积达到4.6万亩。
要坚持结果导向,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围绕“十四五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结果导向,结合各县实际、科学测算年度任务,大力实施农牧民走出去战略,以特色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的用工需求导向,不断优化政策供给,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农牧民技能技术培训体系,拓展增收渠道,扩大农牧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农牧区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农牧民收入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