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部门动态 正文
阿里边境管理支队底雅边境派出所夏永军——“最美国门名片”:青春当如是
文章来源:西藏商报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9日 11:46    浏览:

 纵身一跃 冰河里架起生命桥梁

“辖区突发泥石流,施工人员失联,立即展开搜救工作!”2022年8月9日14时许,西藏阿里边境管理支队底雅边境派出所获悉警情后,立即组织4名民警联合应急救援部门工作人员组成搜救队抵达现场,沿河道两岸进行搜寻施救。

救援开始不久,搜救队便通过无人机搜索发现1名被困人员,其被困位置与搜救队中间被河流隔断,相隔约300米,河水湍急、携沙走石。从14时到19时,多次救援均未成功,被困人员已被困超过24小时,身心濒临崩溃。

然而,此时水位还在持续上涨,救援刻不容缓!搜救队立即尝试下水,但多次行动都因水太深、水流太急,没走几步就被冲了回来,根本无法前进。19时30分,水位稍有下降。

“这是最好的救援机会,我们绑上绳子,直接从河里趟过去!”民警夏永军、杨洪主动请缨,穿上救生衣,双手紧紧抓牢绳索,一前一后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深一脚浅一脚,扶着岩壁向被困人员艰难移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被困人员体力透支加上内心恐惧,身体剧烈颤抖起来。“师傅,你要抓住旁边墙壁的石头站稳了,一定要坚持住,我们马上救你出来。”救援队见状,用大喇叭为其加油鼓劲、安抚稳定情绪。

来到岩壁拐角处,水深一米五左右,身高较低的杨洪被水淹过了肩膀,只能退守在安全位置,再也无法前进,而身高一米八出头的夏永军此时成为救援的唯一希望。

“杨洪,别闹!听我的,你就在这里别动了,把我推过去。”夏永军对杨洪说道,杨洪无奈只能拼尽全力,把夏永军推过了拐角处。

50米、100米、200米,经过几百米的奋力前进,夏永军终于到达被困人员位置,三下五除二将唯一的救生衣脱下来协助其穿上,并把救援绳索牢牢绑在两人身上。返回时,夏永军背起几乎虚脱的被困人员,并大喊“相信我!相信边防战士!”在河水中一步一步挪动着,慢慢接近杨洪所在的接应处。

“冲!”夏永军一声吼,迅速腾出一只手闪电般抓住杨洪伸来的2米长钢管,杨洪双手猛地一拉,将被困人员和夏永军拉到了自己身边,三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抵抗水流带来的冲击力。

岸上救援队见状,像拔河般把三人拖了回来。当日20时14分,2名民警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上岸后,现场救援、施工人员爆发出阵阵掌声,纷纷向夏永军和杨洪竖起了大拇指。

回到单位后第三天,夏永军左脚踝隐隐作痛,夏永军以为是痛风发作了,就没怎么当回事。晚上躺在床上准备休息时,发现脚踝有些红肿,这才想起几天前下河救人时,在上岸的紧要关头,湍急的水流裹挟着一块石头砸向了脚踝,“就感觉被什么东西剐蹭了一下,估计是被擦破了皮,当时也没怎么在意。”夏永军简单用云南白药喷剂进行了涂抹。

殊不知,左腿并不是夏永军认为的那样……

突发疼痛 辗转千里治腿险误诊

什布奇山口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西面约5公里处,为朗钦藏布(象泉河)流经喜马拉雅山的拉克马山形成的山系缺口,海拔约 3104米,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分支,也是1993年9月7日中国与印度开放的边境口岸之一,作为从事边境贸易的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的山口,以便进行商品交换和交通运输。2023年3月,夏永军与同事将要前往距离单位30公里以外的什布奇执勤点,进行为期3个月的驻点执勤任务。

这天早晨,夏永军穿戴好警用防刺服、头盔,携带常用警械装备,对边境一线山口通道进行例行巡逻。“平措,我脚疼得很,咱们稍微走慢一点。”刚走出没多远,夏永军就感觉左脚传来阵阵疼痛。“老兵,你还能走吗?不行咱就回去吧,等你脚好了我们再来就行。”辅警次仁平措说道。原本1小时的巡逻路,夏永军与次仁平措硬是走了两个多小时。

巡逻完毕,夏永军与次仁平措回到执勤点。“老兵,要不我给单位联系一下,找个人来替换你,你去医院看看,这样拖下去也不是个事。”“哎呀,这点小病小痛的我早就习惯了,没啥问题,我自己的身体我还能不清楚吗?你信不信明天早上起来,咱俩比比谁能以最快的速度爬上对面这座山,输了的人承包这一个月做饭。”面对夏永军的执意要求,次仁平措只能作罢,所幸往后一段时间里,夏永军的脚好似真如痛风发作一样,没有再发作过。

5月25日下班后,夏永军照常与单位同事在单位篮球场打篮球。“夏老兵,你突进去上板,我来拦住他们。”夏永军瞅准机会,使出自己的招牌动作——“三步上篮”,准备一举拿下一分。“哐”的一声,篮球顺利进入了球框内,随之而来的是夏永军瘫坐在地上,抱着腿疼得冷汗直冒。一旁的同事见状上前问道:“老兵,是扭到脚了吗,去医院看看吧。”

到了乡卫生院,医生大致看了看,直摇头,他们只能开一些止痛、消炎之类的药物,暂时缓解一下,还是得去县人民医院系统地检查治疗。

随后,夏永军从县城的一间小诊所、转到青海省第一人民医院,最后又到了甘肃民乐县中医院。医生围着夏永军的左腿端详了半个多小时,用手摸了摸肿胀位置,又问了夏永军尿酸情况,只见医生眉头紧皱,缓缓说道“你这不是痛风,可能是腿骨受到了损伤,去拍个片看了后才知道。”拿到结果,果真如医生预料的那样,确诊是出现了骨裂症状,医生对病患处进行了敷药,然后打上了石膏,就叮嘱夏永军15天后来复查。

主动请缨 青春无悔为人民服务

8月,随着治疗的深入,夏永军的腿也逐渐恢复,从最初的不能落地,到勉强能下地走几步,再到依靠拐杖能无障碍行走,夏永军觉得自己恢复得差不多了,便向妻子提出返回单位的想法。

眼瞅着丈夫要返岗,妻子忍不住朝夏永军吼道:“工作并不是你的全部,你就不能多为我们娘俩考虑考虑吗?”说着,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老婆,我错了,以后干啥,我都跟你汇报一下,你就原谅我。”在夏永军的安抚下,妻子也知道丈夫只要认定了的事,就不会轻易回头,就像是他的微信昵称“拿命博未来”说的那样,自知劝阻不了丈夫,就只好叮嘱其在外保重身体,常跟家里面联系。

“请大家带好身份证,排好队,挨个过来登记。”8月,正值阿里地区旅游旺季,往来冈仁波齐峰旅游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普兰县巴嘎乡,进入冈仁波齐峰旅游景区的执勤点,夏永军此时正在一瘸一拐地检查着过往游客的证件,还时不时地告诫游客注意旅途安全。

“真不知道你咋想的,底雅海拔3000多米,塔尔钦海拔4800多米,在底雅待着不舒服吗?”执勤间隙,一同执勤的同事祁斐璠问道。“人嘛,总要到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看,找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夏永军说道。

今年7月,西藏边检总站启动了高低海拔轮换工作,正在休假治病的夏永军得知消息后,便向单位表达了自己想报名去高海拔单位工作的想法,单位领导听闻后十分诧异,便劝阻道:“那里不仅海拔高,工作量也相对较大,你要考虑清楚。”

8月17日,夏永军结束休假,来到海拔4800多米的新单位——塔尔钦边境派出所报到,所领导见夏永军拄着拐杖,对他的身体十分担忧,让他在单位好好静养一段时间。可夏永军见单位的同事都在忙碌着,就自己在宿舍躺着,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找到单位领导,请求开始工作。单位领导拗不过夏永军,便让他去距离派出所一公里外的执勤点上执勤。

到了执勤点,夏永军拄着拐杖来来回回,招停车辆、查验证件、询问情况……仅2天时间,夏永军与同事累计查验车辆598台次、人员1651人次,过往群众和游客望着这位一瘸一拐、拄着拐杖的移民管理警察仍带伤上岗,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其点赞。

“这地方我还是第二次来呢。”说起再赴塔尔钦的感受,夏永军直言自己的青春总是充满激情与挑战,也当如是。

夏永军向札达县底雅乡群众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图由汤子龙提供


夏永军青海祁连人。自2006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对党忠诚,立场坚定,意志坚强。从投身边境一线工作开始,一颗红心时刻牵系着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忘我工作,用“孺子牛”的精神书写了对边境管理事业的热爱,坚持以为群众解决难题、办实事为工作目标,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辖区群众的好评。现任阿里边境管理支队普兰边境管理大队塔尔钦边境派出所四级警长的他,先后荣获三等功3次,嘉奖4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