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四见四抓”全面深化河湖长制 守护“中华水塔”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文章来源:阿里地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05日 17:47    浏览: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阿里地区深入以“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遵循,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优势,统筹做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共治”工作,坚决守住流域水环境安全底线。全地区2170条村级以上河湖实现区、地、县、乡、村五级河湖长全覆盖,实现“见河长”;建立完善12项制度、5项管理办法,实现“见制度”;河湖长巡查河湖,开展述职评议,遏制河湖“四乱”问题新增反弹,实现“见行动”;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六大任务”,开展专项行动,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实现“见成效”

抓体制机制,推动河湖长制规范化。建立健全跨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机制,与相邻的日喀则市、那曲市签订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工作合作协议。创新建立“河湖长+警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协助河湖长巡查,对涉水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有效监管和有力打击,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作用,履行涉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诉讼职能,共同为河湖长履职保驾护航。

抓平台建设,打造河湖长制信息化。积极推进自治区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APP的应用和普及,完善河湖管理信息化平台中数据录入与更新工作,建立流域与区域之间、地区之间、行业领域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干部群众对河湖的保护意识。积极完善“四乱”问题监管手段,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手机APP等提高河湖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能力。

抓生态修复,统筹生态治理一体化。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治理,大力实施水土保持、防沙治沙、退牧还林等生态工程,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扎实推进狮泉河盆地防沙治沙工程,2018年以来累计完成工程造林39347亩,植树657.09万株。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乡村“四旁”植树行动,仅2021年全地区植树4.75万株,造林面积9500亩,有条件的地方基本实现消除“无树村、无树户”。

抓排查整治,加强河湖管护常态化。制发《阿里地区示范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开展雅鲁藏布江、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的前期溯源工作,摸清各河源潜在行进路线和方位。92条河湖完成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开展村庄清洁专项行动、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实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行动,7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工作基本完成。

连续5年来,阿里地区在全区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排名前列。2020年,噶尔县被国务院确定为“河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地方”激励县,阿里地区总河湖长办公室荣获水利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阿里地区探索高原特色河湖管护路径入选全国“大地河源杯”2021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