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阿里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人员保障、建章立制、宣传引导等方面持续加大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推动羌塘保护区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理想家园。
强化保障力度,高位推进管护工作。设立23个管护站,配齐配强管护人员,保障人员组织到位;全力保障资金投入,2020年以来累计兑现管理站217名专业管护员补助资金31.2万元,同时在没有通信信号覆盖的十个站点,配备卫星电话。2017年以来,共计成功救助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40余只(头)并放归大自然。在遭受持续低温冰冻自然灾害期间,加大野生动物救助工作力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全面开展大面积的投喂食草,维护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加强业务培训,开展23个管理站军事训练、法律法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草原蝗虫灾害监测等培训,提升管护员业务能力。
强化建章立制,规范管护工作程序。制定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职责、管护人员职责、监测检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工作开展情况月报制度、考核奖惩办法等七项制度。林草部门与217名管护员签订《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业管护员聘用合同》,明确目标要求、工作职责,确保岗上有人,站岗人员履职尽责。坚持真督实导,定期不定期对管护站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每月调度工作进度、每月通报工作进展,实行积分考核,与年度评优评先挂钩,从严管理各个管理站,确保工作有人干、有人推、有成效。
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管护意识。2017年以来,以大型巡逻、“三月维稳宣传月”、“六月综治宣传月”“宪法日”为契机,举办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40余场次,参与群众9000余人次,发放《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系列宣传材料1万余份,悬挂展出野生动植物保护展板和横幅200多面。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累计报道次数达30余次,202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西藏 我们的故事》第三集《家在高原》中全面呈现了近年来阿里地区羌塘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的非凡成就。
上一篇:
以练备战 以战应急下一篇:
我区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