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民生关注和期待的焦点,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为积极回应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建设美好家园的新期待,阿里地区积极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多措并举开展垃圾分类,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藏西秘境 天上阿里"天蓝水净地绿的好风景。
一、完善机制、明确任务,有序推进垃圾分类。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阿里地区先后制定印发了《阿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细化实施方案》《阿里地区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理一体化实施方案》《阿里地区2021年生活垃圾分类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安排部署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明确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职责任务,细化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责任主体和工作措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
二、细化措施、分类处理,扎实开展垃圾回收。按照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分类处置体系建设要求,阿里地区落实资金1473.77 万元,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在地直各单位、保障房小区及县城中心等生活垃圾集中地,积极投放分类垃圾桶和分类垃圾亭,在固定位置建设大件垃圾及餐饮垃圾处理设备,在城市主干道配套运营垃圾分类收运车,着力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能力,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衔接。截至目前,阿里地区共分类可回收垃圾870.667吨,向废品回收企业出售795.605吨,收益70.06万元,初步实现环卫收集与废品回收"两网融合"。
三、统筹安排、全民参与,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机制,充分利用双微、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广告屏、宣传单(册)、LED宣传栏以及宣传车等平台载体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形成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在"地球日""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随手捡垃圾,环境更美丽"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通过设立征求意见箱、登门问策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在垃圾分类中发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工作机制,积极营造人人关注垃圾分类、人人助力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让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成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