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支持IPV6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七县动态 正文
革吉县实施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治理合力
文章来源:网信革吉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5日 17:00    浏览:

革吉县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实施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构建起以那普社区为重点、联建单位与各领域党组织多元协同的治理模式,通过互联互动、共建共享为基层治理服务凝聚强大合力。

探索“党建+服务联办”治理模式,建立社区治理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筑牢联动治理根基。构建“镇党委-社区党组织-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体系,成功组建社区“大党委”1个。统筹全县47个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作为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严格遵循“广泛推荐、组织遴选、上级批复、全面公示、组织聘用”五步流程,选优配齐社区“大党委”专兼职委员8名,“大党委”与县直职能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书》18份,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衔接的组织架构,为治理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制定出台《关于建立那普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社区“大党委”运行规则》,明确1名县级领导定点联系社区,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集中研判基层治理难点问题,督促落实各项具体任务。截至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1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项,成功化解信访矛盾5余起,治理实效显著提升。三是凝聚多元力量,破解民生难题。系统梳理并制定社区居民需求清单、共建单位资源清单、党员服务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创新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开展义诊、义剪等专业便民服务20余次;推动基础设施升级,建成那普社区综合文化广场,首家县级零工驿站,新增停车位200余个,维修污水管网破损2245米,直接惠及群众8000余人。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社区与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实现良性互动、资源共享、联建共赢。

探索“党建+工作联动”治理模式,优化社区有效治理方式

一是实施干部“大下访”,靶向破解民生难题。聚焦社区治理提质,精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文体活动开展、不动产登记、路面隐患修复等共建项目,以项目化推动服务落地。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每月集中开展1次“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组织2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融入基层治理,累计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17件,走访慰问困难党员50人次。通过精准对接需求、集中力量服务,确保社区“大党委”始终靶向发力,持续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二是开展矛盾“大排查”,筑牢平安社区根基。系统推进矛盾大排查、纠纷大化解、情绪大疏导、法治大宣传、治安大提升“五大行动”,重点围绕历史遗留问题、教育医疗资源分配、就业增收渠道拓展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痛点,开展全方位、无死角排查。收集解决群众意见建议13条,组织基层政策宣讲、法治普及活动23次,辐射带动周边三个村社区联合开展活动2次,有效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落实问题“大解决”,健全闭环治理机制。积极推广“占堆调解四法”,严格落实 “三查一会商一台账”工作制度,通过开展2次全覆盖大走访、召开2次专题研判会,联合解决四村社区矛盾纠纷问题10个。同时,以问题解决为抓手,协同推动党中央、区党委、地委决策部署及县委工作要求在社区层面落地见效,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的治理目标。

探索“党建+责任联查”治理模式,压实辖区单位治理责任

一是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责任导向。建立双考核(本单位+社区)机制,将驻社区单位和承担社区建设职能部门履职履责情况纳入党建考核,每年就区域化党建工作向社区述职,并接受属地党组织和居民群众评议。二是落实“五步议事法”,破解社区难题。严格遵循“摸排群众需求-组织居民协商议事-督促事项办理-公示办理结果-开展实效评议”的五步流程,聚焦困扰社区建设、阻碍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三是健全共驻共建机制,凝聚治理合力。以干部下沉、在职党员“双报到”为重要抓手,引导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实现“单位上班履职、社区活动服务”的双向参与,着力形成多元协同、共建共治的良好格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