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白发续写传奇,时代巨变峥嵘岁月。南嘎多吉,男,阿里地区革吉县亚热乡确藏村人。1954年出生在农奴家庭,被领主压迫,家破人亡。
直到8岁那年,遇见了金珠玛米(解放军),从此“闪闪红星”照亮他的心扉。
60年代,前往普兰贸易途中与武装叛匪展开激烈战斗,为此,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荣获解放军(南疆军区)颁发的英雄荣誉称号。
西藏民主改革后,他深怀对党和金珠玛米的信仰和感恩,不忘初心,创造了平凡而朴实的人生。
时运不济 命运多舛
“旧西藏的苦,让我一生无法忘记”南嘎多吉老人讲述着旧西藏发生的每一件事。
三岁,母亲因病离世,同年父亲受尽领主的欺凌、辱骂、虐待,最终双目失明。
悲惨的经历并没有得到领主的丝毫同情,反而变本加厉算起了他的“农奴帐”,长年累月为领主家放牧,“那时候,我饿了就趴在草原上觅食野草,冷了围着牛羊取暖,一次次忍受着压迫和凌辱,过着连牲畜不如的黑暗生活”。
一次遇到恶劣天气,牛羊走散,领主便用皮鞭抽打,将父子二人驱逐牧场。此后,他带着父亲在寺庙周围乞讨,每天在捡拾一些僧侣信众扔下的废弃干粮、衣物,能够吃到剩旧的糌粑就是最开心的事。他告诉我,“当时,我远远躲着看僧侣领主大口吃糌粑、喝酥油茶,曾是最羡慕的事”。
这一切归根于落后腐朽的旧西藏真实写照。
闪闪红星照亮心扉
1961年,我受反动分子的蛊惑,与部分群众准备潜逃,在通往出境的山口,被金珠玛米(解放军)劝阻教育。当时,解放军得知我的处境,就带到军营,梳理头发、缝补藏袍,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南嘎多吉脸上挂着微笑,眼里却噙着泪水说,“我想,那时候我第一次挺直腰板做人”。
1974年,他跟着当地群众组织的驮队前往普兰边贸,途中遇到崩达叛乱分子,在危机时刻,他不忘解放军的知遇之恩,拿着破旧的藏枪打响亚热却藏剿匪战斗,一个个战友倒下,失去了鲜活的生命,我的右腿也负了伤,但我丝毫没有犹豫和恐惧,跟敌人殊死搏斗到了最后一刻。
那场战役深有感触的他说,“敌人本有意谈判和解,我们没有给这个机会,我们想方设法派人冲出包围向解放军送信,我们坚信解放军会来支援,也坚信代表党和人民的我们一定能打赢战斗”。
1976年,他参加地区民兵代表大会,以《亚热却藏剿匪战斗》的事迹作了报告,获得了地区优秀民兵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继续传承
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来,他从事过民兵、人民公社会计、村组组长、党支部书记等不同的基层工作职务,长期在牧场草原、牧区帐篷,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为民谋实事、办实事,用近半个世纪来,践行对党和金珠玛米的信仰和感恩,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如今,他享受了党和国家的发展红利,扶贫搬迁到阿里地区康乐新居。他时常参与党组织各类活动,发挥自身优势,为搬迁群众宣讲新旧西藏故事和西藏民主改革60年的发展变化。
康乐新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我们有工作的需要,他都会积极主动参与,是我们“四讲四爱”宣讲骨干成员,特别是今年3.28百万农奴翻身纪念日宣讲,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为切入宣讲,讲的很生动实在,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南嘎多吉说:“西藏新民主改革后,我有幸在亚热乡公办小学扫盲班学习,宣讲工作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很难。同样,我经历过旧西藏的苦难,也见证过新西藏的美好,我一定要用自身经历来教育下一代,让他们感党恩、知党恩,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