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改则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入落实党中央、区党委、地委和县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主线和战略性任务,创新举措,开拓进取,奋力开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新局面。
坚持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夯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政治基础。改则县委、县政府将“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懂弄通做实,依托各级学习平台深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入脑入心。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创建工作体制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上“两个纳入”、各级教育培训等重要议事日程,并提供坚实人才物力保障,上级、本级累计投入资金700余万元,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圈,培树了一大批模范典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高位推动,不断增进广大干群对“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认同度,共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坚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断夯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思想基础。改则县充分发挥县先遣连纪念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平台作用,广泛开展“五史”学习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突出“六个一”红色体验系列活动,持续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持续创新、弘扬民族特色文化,打造“森郭”品牌,加强4个非遗项目立项保护,加大非遗传承人申报力度。创造出《森郭牧民赞歌新生活》《象雄森郭部落》等31个文艺作品,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结合“德桑节”、旅游文化艺术节等节日节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系列专题活动。突出“四个一”举措,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实施文明创建,打造民族团结街道、广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设立民族团结“石榴籽”立体雕塑、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站和山体字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召开民族团结进步“石榴籽”茶话会,将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各族干群工作生活中。
坚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夯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民生基础。改则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下苦功。推动“四个不摘”落地见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牧区改革走在全区前列;野血牦牛、藏系绵羊、白绒山羊繁育改良等区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特色资源开发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年提高;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生态质量持续向好发展。近三年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现从4.44万元到5.24万元、1.37万元到1.69万元的逐年增长。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夯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社会基础。改则县聚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组织参与各民族青少年交流、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计划,全力推动区内外人才交流、就业创业、旅游求学等跨区域交流工作。近三年来累计参加交流计划、项目10余种,参与干部群众36万人次。通过依托《各民族代表上下联系制度》,召开座谈会,举办各类联谊活动等方式深入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动600余场次,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立足各民族聚居实际,打造县花园小区为“民族团结示范小区”;积极推动各民族学生合校、混班;建立建强“民族团结进步一条街”招商引资点;持续开展好为民办实事活动;改则民营企业调研团赴新疆民丰县交流学习考察调研,形成改则未来民营经济领域发展“三步走”策略(建立“改则县蔬菜合作社”、建立“改则县物流公司”、建立“藏北物流集散中心”),有效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交往交流交融。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夯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法治基础。改则县坚决做到各民族一律平等,严格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围绕贯彻落实好《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科学稳妥建立健全《“五年”创建规划》《考评命名办法实施细则》《表彰办法实施细则》等法规细则。将民族事务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纳入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健全“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上办”的服务管理机制,畅通诉求渠道,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开来、依法办事,推动民族工作走好法治化轨道。创建圆梦新居、那木起村等2个村(社区)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将民族团结进步纳入“八五”普法“深化改革”“三农”等内容,进一步提高民族工作精细化水平。
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不断夯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稳定基础。改则县始终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制定《改则县涉及民族因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涉民族因素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妥善处理。每年组织召开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形势研判专题联席会,做到警钟长鸣,警惕常在。落实重要时间节点“民族领域一日一研判”和“零报告”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高效解决各族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加强网络监管,网评员队伍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发挥释疑引导作用,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好声音。近年来改则有效防范化解涉民族因素风险隐患比率达100%,未发生涉民族领域风险事件。
各行业各领域优秀模范不断涌现,不断夯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模范基础。近年来,在改则各族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红色“先遣连”的传承激励下,改则县涌现出马松吉给、西努等“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共108名,洞措乡人民政府、梁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共72家,创建命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共58家,成为彰显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榜样力量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