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旦增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敢闯敢干的人。开过商店,经营过糌粑加工厂,还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商标,但是生意始终一般,发展停滞不前。
2016年,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洛桑旦增为精准扶贫产业扶持政策所吸引,积极主动联系山南市隆子县热荣乡政府申报和准备扶贫产业项目,最终通过层层审核。
2017年,由洛桑旦增牵头,投资125万元的山南市隆子县热荣乡洛旦农畜产品加工合作社建成投产,成为热荣乡“不离土不离乡”、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就便就业的一个增收点。
合作社生产销售的黑青稞糌粑等农副产品
洛桑旦增说:“村里生产的黑青稞、菜籽等农产品和藏茴香、奶渣等农副产品绿色、有机,特别好,但是由于没有销售出路,大部分只能自给自足。”
为了提升合作社销售额,洛桑旦增通过各种渠道开发新产品、寻找产品销路。2019年,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合作社在隆子县城设立了直营店,不仅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销售额也大幅提升。
致富的同时,洛桑旦增没有忘记乡亲们。他利用直营店和电商平台免费为全县各乡镇的8个合作社、7名残障人士提供渠道,帮助他们销售藏黑鸡蛋、藏香猪等特色农产品和藏式手工包、羊毛围毯等手工艺品,累计销售额达55万元。
洛桑旦增正在给顾客介绍特色手工艺品
加工合作社建成3年来,洛桑旦增严把产品质量关、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农畜产品销售量节节攀升。截至2020年上半年,合作社通过销售黑青稞糌粑、白青稞糌粑、蓝青稞糌粑、豌豆粉、辣椒粉、泡椒料等多种农副产品,创收160万元,辐射周边11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分红,资金达10万余元,吸引固定就业7人(包括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月均增收2500元。
“合作社成立的初衷就是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只要大家信得过,我愿做隆子县特色农产品的‘代理人’。”洛桑旦增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索朗扎西
上一篇:
转变思想普惠群众 构建山南“华西村”下一篇:
群培:“搬”出新生活,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