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序开发 保护与发展并进
——解码西藏首个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规模的大型水电工程
滚滚金沙江,流急坎陡、江势惊险,如一条巨龙在青藏高原蜿蜒奔腾。其蕴藏的一亿多千瓦水能资源,占长江水能资源的40%以上,水电富集程度居世界前列。
7月15日,金沙江上游干流核准开工的第一个项目——苏洼龙水电站成功完成4号机组发电机层交面,标志着西藏首个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规模的水电站向2021年投产发电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国家“西电东送” 接续能源基地的先导工程,苏洼龙水电站从2015年11月5日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起,便承载了太多期望,它的发展变化也时刻牵动着多方神经。
七月芳菲,金沙江畔已是绿色盎然,一派生机勃勃。我们来到这里,领略苏洼龙水电站的巍峨,一睹中国水电人“志存高原、建功金上”的风采,倾听周边群众的所想所盼。
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走进苏洼龙水电站建设现场,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大坝基坑填筑、厂房建设、机组安装等项目正有序推进,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苏洼龙水电站位于西藏芒康县和四川巴塘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总装机120万千瓦,年发电量54亿千瓦时。主要枢纽建筑物由拦河坝、左岸引水系统及地面厂房、右岸溢洪道及泄洪放空洞等组成。大坝坝顶高程2480m,最大坝高112米。
然而,这里海拔高、地质条件复杂、地震烈度高,坝址周边村庄人口较密集,工程综合技术难度极大。为此,设计单位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在相关科研成果基础上,联合国内知名科研单位开展了坝基处理、坝体分区、防渗系统型式、料源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保证大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坝体分区,确定分区坝料填筑标准及质量要求,扩大开挖料的利用,以利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同时通过大坝三维静动力有限元计算分析,提出适宜于深厚覆盖层上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防渗结构方案及工程抗震措施。” 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工程师李向阳说。
2017年8月,苏洼龙水电站正式破土开工。
工程建设中,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秉承“百折不挠、同心奋进”的企业精神,坚持内强管理、外优环境,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努力建设安全好、质量好、效益好、形象好的“四好工程”。
安全至上的理念、质量为本的建设思路、严格的合同管理机制、绿色生态的环保意识……在施工中一一得到全面落实。
5年来,苏洼龙水电站迎来一个又一个重要时刻——
2015年11月5日,核准开工;
2016年10月,主体工程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2017年11月21日,主河床截流;
2018年5月,按期完成“一枯”阶段施工;
2019年4月,全面完成灾后复建,恢复主体工程施工
然而,建设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如2018年“10.11”“11.3”金沙江两次堰塞湖灾情,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建设进程带来了一场又一场考验。
面对诸多不利情况,华电金上苏洼龙(昌波)分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刘映德表示,全体干部员工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积极稳妥地推进堰塞湖灾后复建和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坚持以安全环保为基础,以进度为核心的管理思路,按期完成首台机组土建施工目标,展现出了“志存高原、建功金上”的企业文化精神。
绿色生态促和谐发展
来到苏洼龙项目部营地,只见院内绿化带里一丛丛五颜六色的蜀葵花竞相开放。就像远处节节升高的大坝,哪怕山再高,谷再深,化水为电的梦想永不凋零。
作为西藏第一个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规模的大型水电工程,苏洼龙水电站对推进昌都建设国家“西电东送”接续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实现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算得清的是“经济账”,看得见的是“生态账”。自开工以来,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贯彻到水电站建设全过程,编制了《金沙江上游苏洼龙水电站实施“绿色金上”实施方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牢固根植于各参建单位人员心中,坚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项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努力建设绿色电站、共享美好生态。
今年4月14日,苏洼龙水电站下游大桥、金沙江上游支流玛曲河、西曲河又一次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投放鱼苗30.5万尾,这些鱼苗由苏洼龙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催产繁育。
苏洼龙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于2017年11月投入试运行。目前,养殖亲鱼707.5kg,养殖鱼苗57万尾。2018年9月,2019年4月、9月,2020 年4月已开展阶段性放流工作,共计放流鱼苗90.5万尾,对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全力推动水生态修复外,苏洼龙水电站环境保护管理中心还对环境空气保护、声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处理、陆生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
“对施工中造成的边坡植被破坏,我们采取边施工边恢复的方式,对具备条件的网格梁和裸露区域采取绿化或挂网、覆土、植草的措施。”苏洼龙(昌波)分公司安环部万东介绍,植被恢复总面积为81.3公顷,总投资为49991.5万元,目前已完成一期绿化工程,累计生态恢复面积约5.5万平方米。
如今,工程区水、气、声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废水零排放,经处理后进行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废气、噪声、废渣排放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并符合污染控制目标,区域生态环境符合生态恢复目标要求,环境保护设施满足验收要求。
库区群众增收的“引擎”
苏洼龙水电站建设涉及川藏两省区的2县、4乡、18个村,搬迁安置人口1462人,生产安置人口2243人,建设征地面积34288亩。
在组织施工的同时,尽最大力量改善当地交通条件。新建西索通乡公路47公里,提高标准复建国道215线44.7公里,新建跨江大桥2座,提高标准复建跨江大桥3座,为经济发展铺就“快速路”。
2017年,移民搬迁户达旺拿出21万拆迁补偿款和多年的积蓄,又向银行贷款5万元,购买了一辆二手双桥货车,开始参与苏洼龙水电站的运输工作,从此脱离了一家人辛苦种地一年才收入一万余元的生活。
“刚跑运输的时候,2个月拿了6万多的工资。虽然很累,但是做梦都都没想到能拿到那么多钱。”达旺回忆道。
很快,达旺自建了一座三层新房,一楼是6个门面,二楼做住宿,三楼则自住,光租金一年就有11.5万。自己在工地上跑运输,妻子次仁玉珍则在2018年5月到了苏洼龙项目部营地的餐厅做帮厨 ,一个月有3000元的工资。
2019年5月,达旺买了一辆崭新的轿车,一家人空闲时就开车到周边转转,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和次仁玉珍一同在餐厅工作的格桑曲珍本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缺技能,一开始只是一名清洁工。但勤奋的她一步步做到了餐厅主管,包吃住,一年下来有4万多元的收入。更可喜的是,今年5月,她与在水电站工作的甘肃小伙喜结连理,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单亲母亲次仁拉姆的生活也在2017年6月发生了变化。那一年,她作为帮扶对象,除了每年两次慰问外,党员们还经常找她聊天,鼓励她在索多西乡卫生院找了份稳定的工作。而她的女儿昂旺卓玛2018年被华电金上公司组织的“三定”培养招生录取,今年即将毕业到苏洼龙水电站从事电站运行工作。
金沙江上游江流域水电开发建设还在继续,水电建设者的步伐没有停歇,不久的将来,他们定能描绘出金沙江上游流域最美的画卷……
(记者 周婷婷 胡荣国 扎巴旺青 陈志强 刘金鹏 朱杉)
责任编辑:刘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