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阿里地区行署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地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20年1至5月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并与地区财政局、地区住建局工作人员回答了记者相关提问。
近年来,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始终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政治任务来完成。成立由行署专员任组长、副专员任副组长的阿里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将组成部门由原来的14个单位拓展到24个,全面加强治欠保支工作力量,7县同时建立了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地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2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从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措施方法、完善制度机制等方面对根治欠薪工作进行周密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了《关于加强阿里地区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阿里地区涉军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机制和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治欠保支工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形成了治欠保支的工作合力。
1--5月份,我地区本级及各县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32起,涉及460人,涉及金额264.3524万元。地区交通部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4起,涉及11人,涉及金额38.5万元,案件调处化解率达到100%;未发生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因拖欠工程款导致的欠薪问题,未发生国有企业投资或承接工程项目的欠薪问题。未发生因欠薪引发5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也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极端事件。
在工程建设领域人工费用与工程款分账管理、分包企业委托施工总承包企业直接发放工资制度取得新突破。全地区各行业主管单位督促施工总承包企业全面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并通过专用账户直接向农民工发放工资,截至6月中旬,全地区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开户106户,已安装考勤设备34户,累计开立工资卡2681张,实现代发12户,代发人次6451人,代发金额1792.61万元。
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第三方保函做到全覆盖。目前,阿里地区本级共受理保函项目10个,金额406.1364万元;共退还保证金项目3个,金额670.1072万元。各县共受理保函项目21个,金额1252.8600万元;共退还保证金项目45个,金额2338.9611万元。全面落实了地区财政设立2000万元、县级财政设立200万元以上的农民工欠薪应急周转资金;地区财政落实了100万元的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专项资金。
2020年1月5日至9日,阿里地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地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考核组,对7县人民政府和11家地直单位2019年根治欠薪工作进行了考核,并对30余处项目建设工地进行了检查。对各县2019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行了综合评分;对11家地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不进行评分,只进行综合评判,提出整改建议18条。
下一步,我地区将继续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整治,加大违法行为处置力度,加强绩效考核和督查问责。做好加强劳动保障督促检查工作,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完善部门协调机制3个方面的工作,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和全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使拖欠工资问题得到根本遏制的工作总目标。
来源:阿里报社
编辑:娜措卓玛
责编:袁浩东
终审:刘伟
上一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下一篇:
“新房”盖起来 “产业”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