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dqxsb/2024-00008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构:阿里地区行署办公室
- 名 称:西藏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阿里地区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公文种类 :其他
- 发布日期:2024-10-25
发布单位: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发布地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大厅
主持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处长 杨正林
新闻发言人:阿里地区行署专员 周训举
感谢主持人的介绍!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就“阿里地区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有关工作和大家进行交流。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阿里行署向长期以来支持和关心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广大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全地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党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地委扩大会议暨地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落实“12114”工作思路和“三园一绿一清一沙”产业布局,统筹推进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工作,全地区经济呈现回升向好、平稳恢复态势。下面,我简要从四个方面介绍阿里地区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以狠抓投资落实年为契机,实施季度重点项目攻坚行动,抓谋划、抓前期、抓建设、抓机制,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实施措勤县全区清洁能源集中供暖试点和噶尔县3000套公租房建设项目,涉及企业投资14.08亿元。成立地县投资促进局。持续优化投资审批服务,健全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制,房屋市政领域全面推行智能招投标。全面启动“十五五”项目谋划工作。扎实开展项目策划储备攻坚行动,谋划储备项目255个、涉及投资3639亿元。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紧扣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新藏铁路完成预可研,G4218狮泉河镇至昆莎机场段加快建设,边境4县通用机场项目稳步推进,多油水库、阿青灌区工程有序推进,实施重点项目513个、开复工415个。三是用好用足投资政策工具。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13.3亿元,投向重大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三农”和水利、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建设。10个增发国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四是狠抓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实施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聚焦项目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援藏招商,区内外举办推介活动5场次,签约项目10个、协议投资63.16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个,到位资金12.03亿元。
二、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继续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重要位置,扎实推进消费促进年各项活动,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一是消费潜能持续释放。建立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联席会议机制,强化政策供给,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制定的系列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出台阿里地区促进消费10条措施,安排专项资金450万元,开展“幸福阿里·乐享消费”提振消费专项行动、5月专场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2306.42万元。打造夜间经济平台,改造提升象雄广场夜市摊位,新增企业开办夜市3个,实现销售200余万元。二是提振大宗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开展汽车家电家具下乡活动,销售汽车88辆、家电家具1339件,拉动消费1508.4万元。三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推动消费业态和模式创新,加快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狮泉河镇美团入驻商户350家、同比增长21%。巩固拓展4县农村电商整区推进项目成果,推动农产品上行、消费品下行。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改则县森郭服饰成功认定西藏老字号。京东供应链管理公司落地阿里。四是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完成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3个,组建地区供销集团、县级供销社社有企业。
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继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强化政策和工作落实,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一是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落实“防返贫”保险政策,累计理赔6.4万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1.07亿元,计划实施乡村振兴项目262个、开工229个。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落实落细7项增收举措,脱贫人口实现劳务增收1075.22万元、机械设备租赁增收1400万元。强化异地搬迁后续帮扶,提高组织化劳务输出,群众外出务工1517人。国家4部委定点帮扶边境4县工作成效显著,持续深入开展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援藏和小组团工作。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涉农贷款余额30.17亿元。深入推进“百企兴百村”行动,累计投入资金533.41万元推进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立行署班子成员“点对点”抓乡村振兴典型示范工作机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千村示范”、树立农牧民新风貌等七大行动,完成人畜分离19494户、户厕改造85座,累计创建国家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1个,自治双拥区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25个。三是深化涉农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草场流转1632万亩、耕地流转467亩,实现创收1195万元。深化集体林权改革,确权登记颁证集体林地233宗。完成6县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市级验收,办理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证书证明5823宗。配合开展狮泉河湿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工作。
四、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一是加快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继续降低城镇落户门槛,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5.2%。农牧业转移人口最关心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二是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稳步推进。围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编制完成噶尔、札达、改则3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余4县编制工作有序推进。推进县城公共设施提级扩能,建设革吉、札达2县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和改则县给水工程,实施狮泉河镇污水改造提升项目、地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日土县城军民融合垃圾填埋场项目计划10月底完工,全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4%、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4.44%。建成塔尔钦国际旅游小镇项目。三是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日土县65户城镇棚户区改造任务,措勤县老旧小区维修改造及附属工程8月底竣工验收,农村危房改造255户。
目前,阿里地区正扎实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阿里篇章。
我要介绍的就是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一】
西藏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请介绍一下阿里地区在狠抓民生实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阿里地区行署专员 周训举答: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阿里地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作党委、政府的大事来抓,深入实施自治区“十大民生工程”和21件民生实事及地委、行署“十件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2121个,落实就业去向186个,兑现创业就业补贴193人931.77万元。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1个,政府投资项目吸纳就业3637人,实现创收4264.8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4期3246人,农牧民转移就业4597人,实现创收5698.4万元。退役军人就业16人。全地区新增城镇就业800人。地区象雄双创中心运营团队荣获“全国工人先锋”称号。二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教育一体化建设,开展思政教育活动502场次,推出思政精品课4个。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教育云网覆盖138所学校,8所学校建成智慧校园,67所边境一线薄弱学校安装“三个课堂”设备,推进“21+21”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作,提升网络协同育人能力。投资2.61亿元实施教育边境项目8个,建成3所“国门学校”。持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落实“三包”“助学金”1.12亿元、惠及2.39万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完成中小幼学校达标评估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采取技能培训、援藏委培等模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13名。选派55名教师到援藏省市跟岗学习和素养培训,举办7期405名教师专题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三是深入推进健康阿里建设。全面落实“五个针对”要求,加快推进地区人民医院创“三甲”,高质量推进“五大中心”建设,胸痛中心顺利通过省级预检,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创伤中心挂牌运营,智慧医疗项目完成总工程量90%。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落实2800万元实施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7县中心医院挂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心医院,县域内就诊率达75%以上。对23名乡村医生兑现一次性退岗补助156.48万元。挂牌成立地县疾病预防控制局。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城市1个,申报卫生县城3个。坚持愿治尽治、应治尽治原则,动态消除包虫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14人、农牧民群众白内障手术116例,持续推进健康茶推广普及,城乡居民及在编僧尼免费健康体检3.84万人。四是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全地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24.1万人次,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提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老年人高龄和失能补贴等13项补助补贴。对6574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兑现补助资金952.32万元。实施临时救助1330人次,落实资金180.95万元。发展服务类救助,调整政府购买服务岗位18个。关爱救助留守儿童、困难儿童1118名,兑现资金281.7万元。
谢谢。
【问题二】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请问阿里地区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方面有哪些亮点?
阿里地区行署专员 周训举答: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阿里地区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区域,提升开放水平。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认真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对标“四个最优”,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各类市场主体增长13%。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31条政策和28条配套举措,着力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和“铁拳”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对涉嫌围标、串标、业绩造假的6家企业行政处罚88余万元,2家企业取消1年内投标资格。扎实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清理企业账款604万元。实施“首贷户”培植行动,普惠小微企业信贷余额16.36亿元、同比增长54.92%。加强银企对接,组织开展银企对接6场次,向81家企业放贷3.46亿元。加大助企纾困政策力度,围绕企业需求实行规模性减税降费及退税1.56亿元。深化信用体系建设,5个县评定自治区级信用县。完成民间投资13.59亿元、同比增长55.8%。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落实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落细已出台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相关方案。札达县自治区财政直管改革稳慎推进。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依法依规征税收费,入库税款3.8亿元、欠缴税款753万元。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对2023年度绩效优秀的县和地直预算单位给予奖励1090万元,预算执行不理想的扣减资金995万元。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7家国资监管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有序推进,地管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上缴税金1176万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13个,办理“跨省通办”771件。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出让改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三是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认真落实自治区出台的一揽子对外开放政策,完善普兰口岸功能,普兰唐嘎边贸市场规范化建设项目、斜尔瓦界河桥项目开工建设,开放丁嘎、拉孜拉、柏林拉3个传统边贸点,普兰口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97.97万元。普兰唐嘎国际边贸市场入驻商家301户,实现交易216.13万元。
谢谢。
【问题三】
中国西藏新闻网记者提问:
请介绍一下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阿里地区行署专员 周训举答: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阿里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清洁供暖项目,开展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严禁“两高”项目落地阿里。开展12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调整措勤、革吉和日土3县水源地。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地区空气质量环境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100%,土壤环境总体稳定。二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阿里地区和7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编制地区生态分区管控方案。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狮泉河北山绿化工程,完成义务植树44.08万株、造林绿化1.2万亩。建成班公湖沿湖岸滨生态修复与保护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普兰县孔雀河水生态修复和保护项目,编制完成狮泉河中游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规划,措勤县达东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修复沙化土地8056公顷。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4.5亿元,同比增长113.33%。三是落实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深入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青藏高原西南缘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基本完成。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完成普兰县中曲河幸福河湖建设,累计开展巡河、巡湖2561人次,清理河湖岸边垃圾20余吨。深化“林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累计巡林巡草2万余人次,2023年度自治区林长制考核反馈问题除1项外均已完成整改。全面停止审批自然保护区内新设矿业权,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加快推进中央、自治区第一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自治区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