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是西藏自治区乃至世界级旅游资源,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近年来,阿里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塔尔钦旅游特色小城镇和冈仁波齐周边环境卫生质量,普兰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提出“垃圾银行”和“门前三包”制度等具体举措,形成了“工作有责任、落实有举措、保障有力度、宣传有内容、整治有成效”的冈仁波齐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坚持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增强工作合力。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分管副乡长、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现领导机构、职能职责、任务分工“三个明确”,着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统筹协调和督促冈仁波齐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垃圾银行”和“门前三包”制度等工作。
突出抓好“健全机制、规范运行”,提升治理效能。严格遵循“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原则,建立“门前三包”制度,村与组、户、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督促村、组、户和商户做好垃圾收集工作。建立“一天一清”工作机制,乡政府与冈仁波齐环卫队签订环境卫生治理合同,每天定时收集清运冈仁波齐周边村组及景区沿线垃圾箱中的垃圾,统一运往普兰县集中处理。开设4个“垃圾银行”兑换点,设置车挂牌、胸贴、钥匙扣、毛巾、雨伞等丰富的旅游纪念品“兑换币”,加强“垃圾银行”管理工作。志愿服务队积极引导游客途中一起捡拾可视垃圾、下一个点位兑换纪念品,增加了点位垃圾收存量,促使“垃圾银行”的“收益”日趋增加。同时,在冈仁波齐周边添置垃圾箱128个,新增压缩垃圾转运车2辆,安排卫生保洁员、生态管护员和乡、村组河(湖)长共30余人。
注重宣传“全面覆盖、不留盲区”,营造浓厚氛围。以“垃圾银行”点位建设和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为契机,充分发挥干部职工党建活动室、村级标准化活动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基层活动阵地作用,以现身宣传、固定宣传、流动宣传的方式,及时向游客和农牧民群众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中争先锋有关新举措新成效。定期深入景区、牧业点、寺庙和商户开展宣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播放音频等形式,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进一步巩固提升干部群众和商户的环保意识,为打造“藏西秘境·天上阿里”品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上一篇:
坚持“四个深入” 做到“三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