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阿里地区革吉县以“绿水青山党旗红,冰天雪地环保行”党建品牌为指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自觉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立足革吉实际,克服一切困难,以“四个深入、三个提升”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革吉的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
坚持“四个深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深入牧区开展环保宣传工作。以“6·5”世界环境日、“3·22”世界水日、生态文明月为载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我在行动”等生态文明宣传活动,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知识,累计发放环保车载垃圾桶2000余、收纳包500余,宣传帽4000余、环保袋15000余、节能小常识宣传册5000余份,宣传普及1万余人次。
深入持续执法监管工作。开展执法大练兵、“绿盾”等专项行动,持续排查整治县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隐患。2018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600余次、行驶超过30万余公里,做到问题全面掌握、彻底解决。
深入基层解决群众关注问题。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深入走访牧民群众,将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切入点,聚焦群众心声、重视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深入了解牧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深入企业指导环保措施落实工作。主动服务落实“六稳”“六保”,针对项目、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专项帮扶行动,讲解环保政策、落实环保措施,助力项目落地实施、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召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会议,研究解决环评审批和监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重点民生、乡村振兴建设提供高质量环境审批服务。
做到“三个提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提升国土绿化面积。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乡村“四旁”植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强化绿植管护举措,提升绿植存活率。2018年以来累计安排资金500余万元、植树15.4万余株、种植面积885余亩,有效提高全县林木覆盖率,基本消除“无树村、无树户”。
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2018年以来累计整治脏乱差点位30余处,出动各类车辆160余台次,出动人员1400余人次,清理各类垃圾400余吨,为干部群众营造了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提升资金保障力度。革吉县对生态环保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2018年共安排环保相关经费1117.37万元,2021年2.32亿元,相比增长95%。投入4744余万元,建设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投入500余万元建设革吉县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及监测用房;争取中央资金5010万元实施狮泉河革吉县段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